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啤酒业难道要被外资一扫而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 11:12  中华工商时报

  当嘉士伯等国际啤酒巨头站在中国啤酒企业面前时,中国企业是做民族品牌的捍卫者,还是做民族品牌的葬送者?的确值得思考。现在,如果忽视了外企并购的负面效应和挤出效应,而仍对外资“寄予厚望”,一些啤酒企业基至

  作者:邱林

  6月11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重啤集团拟将其持有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以40.22元/股的价格,约合23.8亿元,转让给嘉士伯。如果收购得以顺利进行,嘉士伯对重庆啤酒的持股份额将达到29.71%,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现在,这个交易价格被质疑。根据公开资料,有关机构上述品牌的估价在20亿元以上,机构对其估价最高达60亿元。

  不过,重庆啤酒转让股权与国内其它啤酒企业类似行为难度要大得多,因为该公司工人极力反对。他们表示,对于这样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自己是有感情的,不愿意看到它轻易就卖给了外资。

  工人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十多年前,当地一家企业的外资收购案仍让他们记忆犹新:百事可乐收购重庆天府可乐。上个世纪90年代,天府可乐曾经是国内外著名饮料品牌,当年铺天盖地的广告、无所不在的产品。自从被百事可乐并购后,天府可乐品牌已逐渐消亡,而百事可乐占领了重庆市场。

  观察人士注意到,自从嘉士伯、美国AB、英博、朝日等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后,他们在合资和并购中国啤酒企业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其用心是把中国啤酒业纳入它们在全球的产业链。现在,“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内的重要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至30%”,已经成为外资在中国啤酒业并购的基本诉求。

  此次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就可见一斑。在嘉士伯成为其大股东之前,按照嘉士伯方面的要求,重庆啤酒以9920.06万元,协议受让重啤集团拥有的“山城牌”啤酒系列注册商标及关联商标。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嘉士伯对“山城牌”商标的控制权要求得十分严格——重啤集团应确保该等山城商标转让尽快、且最迟在商务部签发原则性批复之日起的一百八十日内完成……嘉士伯香港可以终止《股份转让协议》。

  重庆啤酒决策层为卖身嘉士伯,作出了许多让步。这正是此次交易遭到外界质疑的重要原因。嘉士伯正是利用啤酒企业这种急于出手的心理,在中国攻城略地,且屡试不爽。现在,嘉士伯已染指上市公司——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西藏发展。同时,在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动作,嘉士伯已控制了中国西南50%市场。目前嘉士伯全球61%的啤酒产量,46%的利润都来自中国。

  其实,中国大的啤酒企业有不少都有外资的身影。有的企业甚至已是外资全资控制,如哈尔滨啤酒已是百威英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华润创业全资收购四川蓝剑啤酒,荷兰英博全资并购福建雪津。而其他企业则被控股或变相控股:从日本朝日啤酒持有19.99%青岛啤酒股权,到从英博参股珠江、金狮等啤酒品牌,从荷兰喜力啤酒入股粤啤,到此次嘉士伯重金拍下重庆啤酒29.71%股权。

  这说明,有些外资收购中国的同类企业,目的就在于消除自己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所以当其收购以后,对原有的国内品牌不是努力经营和推广,而是不断挤压,让这些中国品牌不战而败。从表面上看,这是外资并购与国家产业安全的博弈,更深的层次是局部与全局的博弈。当前外资趋于强势而内资趋于弱势的局面正在国内形成,实际上对中国产业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经过嘉士伯、美国AB、英博等啤酒巨头的一番“洗劫”后,目前中国啤酒业可供并购的优质资产所剩不多。让我们更为担忧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啤酒业真的会被外资一扫而光吗。当嘉士伯等国际啤酒巨头站在中国啤酒企业面前时,中国企业是做民族品牌的捍卫者,还是做民族品牌的葬送者?的确值得思考。现在,如果忽视了外企并购的负面效应和挤出效应,而仍对外资“寄予厚望”,一些啤酒企业基至以抱外资的大腿为荣,以至于“心为洋役”,那么,中国民族品牌迟早要被他们丧失殆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