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光远:铁矿石谈判中方需全方位长期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 11:1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08分报道,国际铁矿石巨头和中国企业的价格博弈,最近有了新动向:目前巴西的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力拓以及必和必拓公司,正在同日本和韩国的客户展开谈判,以达成一项基准价格协议。

  有分析指出,“三大巨头”撇开最大客户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同日韩的谈判上,目的是迫使中国接受他们同日韩确定的价格。这样的做法究竟会不会迫使中国企业妥协?下面连线经济观察员马光远先生进行解读。

  主持人:“三大巨头”不约而同地把谈判焦点转向日本和韩国,目的是迫使中国企业接受他们的“首发价格”,一旦接受了这个价格,对中国钢铁企业意味着什么?

  马光远:首先,中钢协有关负责人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中国不会轻易跟随别国的价格,但是中国也不强迫别国跟随中国的价格。所以2010年谈判,我觉得无所谓首发价,但是三大铁矿石巨头很显然对中国的价格谈判模式已经做了应对,就是冷淡中国。但是中国一旦接受,可以说,又回到以前我们铁矿石谈判屡战屡败的局面。

  所以我认为,双方无论是三大铁矿石巨头还是中国,都做了充分的应对,所以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大戏可能比2009年更好看,但是结果未必如2009年那样不了了之。我觉得还有值得期待的地方,对于三大铁矿石巨头而言,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他们不可忽视的,他们可以在谈判的策略上冷淡中国,但是中国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主持人:中国企业和三家铁矿石巨头的价格大战早已不是新闻,是什么原因让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

  马光远:我认为首先在心理上应该有个定位,这么多年,我们在铁矿石谈判中,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是这几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通过铁矿石价格的谈判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深层的原因。所以对于铁矿石谈判而言,我觉得不是成败两个字可以轻易、简单地概括的。对于整个铁矿石市场而言,由于三大铁矿石巨头高度的垄断,及中方巨额的需求,由于我们国内钢铁企业之间协同性比较差,集中度不高,所以造成了中国在铁矿石谈判过程中,虽然我们是最大的需求方,但是中方并没有话语权。

  同时通过几年的谈判,我们也发现除了外在一些因素之外,我们自身包括铁矿石进口市场、整个铁矿石进口秩序等都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我经常做一个比喻,就是中国的钢铁企业好像是一麻袋土豆,放在一起好像重量很大,但是一散开各个力量都是很弱小的。所以整体来讲,这几年我们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并不是一边倒的在退步。比如今年,我们在铁矿石谈判中提出了中国价格的谈判模式,在各个层面我们做了应对。所以对铁矿石谈判来讲,最重要的功夫可能在谈判之外,所以中国可能需要做很多努力来应对。

  主持人:中国的钢铁企业未来该如何应对?

  马光远:我认为铁矿石谈判虽然是一年一谈,但所积累的问题需要长期进行解决,包括怎样取消钢铁企业之间国内的歧视性规定,比如大型钢企与广大的中小钢企之间的一些歧视性规定。

  第二点,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讲,怎样提高集中度,进行产业整合,在钢铁产业规划里,我们需要在重要的点上进行规划。

  第三点,这几年铁矿石谈判过程中有一个推波助澜的力量,就是国外的同行,每年在铁矿石谈判之前,他们总要推波助澜的来探讨铁矿石市场,这造成我们铁矿石谈判过程话语权的落实。

  再一个,日韩钢铁之所以在跟三大铁矿石巨头谈判过程中敢于作出让步,跟他们在海外的铁矿石的股权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谈判可以是一年一谈,但是对于中方而言,我们的努力是全方位的,是长期的。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讲一定要先把内部的力量进行整合,一致对外,就像今年提出的价格谈判模式里,大家接受按照统一的价格,消除内部的利益分歧,这样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毕竟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