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必须把握住三条红线不放松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谢晓冬 刘琳
2009年全国近10万亿元的信贷增量,一举超出过去两年新增贷款的总和,被人称之为“天量信贷”。它在帮助拉动经济回升、成功“保八”的同时,也引来各界对于银行未来坏账风险、资产泡沫及通胀的担忧。
在岁末各家银行贯彻监管部门要求,纷纷制定明年的信贷规划与金融服务方案之际,如何评价今年的信贷效用?如何厘定未来的信贷方向?近日,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专访。
《财经国家周刊》:怎么评价2009年信贷对于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
银监会: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信贷高速增长具有“逆周期”的特点。自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提振社会信心,实现经济企稳回升,进而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经济的衰退势必给银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出现“挤兑”等金融恐慌。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监会果断实施了“逆周期”的监管政策,可以说是应时而需。而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
从今年前三季情况看,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果显著:
一是贷款投放的地区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贷款同比增幅最高的5个省份2009年中,中西部占了4个,分别为重庆、内蒙古、广西和四川;贷款增加最多的前5名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也正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
二是三大基础设施行业的新增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38.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民生行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此外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也明显增多,涉农贷款增幅则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
可以说,今年的信贷投放对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财经国家周刊》:在2009年的信贷投放中,监管部门是如何平衡保增长与防范风险的?明年会有新的举措吗?
银监会:早在危机爆发前,银监会在日常监管中即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守资本充足率、授信集中度、存贷比等几项基础性、关键性监管指标。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在经济上升周期,多提取拨备,实现“以丰补歉”等等,这些风险监管措施的实施,在危机爆发后作用即充分显现出来,使我国银行业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今年引导银行业进行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坚持保增长与防风险相结合,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并先后就固定资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信用卡及票据业务、集中度风险、流动资金风险等风险领域,进行重点监管,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守住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授信集中度三条底线,增强风险抵御和控制能力。
明年,银监会将会在保证这些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有效缓解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提示银行要防止信贷集中度风险,严控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贷款管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实施,加大对已发放贷款的风险排查和化解工作力度,严控贷款风险。
《财经国家周刊》:有这样一些声音,认为大量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股市和楼市,带来资产泡沫。监管部门对此怎么看,未来会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吗?
银监会:对于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问题,银监会一直都予以高度关注,严厉查处,坚决制止。
银监会在历次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都将此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重点风险提示。上面提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核心就是从制度和机制上,强化贷款资金支付审核和受托支付管理,从根本上减少贷款挪用风险,在商业银行机构与资本市场工具之间建立一道适当的防火墙。
《财经国家周刊》:面对“天量信贷”的出现,有人担心未来几年会发生较大面积的坏账。监管部门对此怎么看?
银监会:一般来讲,信贷大幅增加,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随之增加。但如果措施得当,增加量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贷款发放后不良贷款的出现也会有2~3年的时滞,所以即便出现,也是可以有效应对的。
从目前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财经国家周刊》:人们注意到,在本轮推动经济复苏中的贷款,有一部分投放到了各类地方融资平台,各界对其中的风险非常关注。监管部门对此是怎么看的?在银行未来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上,银监会提出什么原则和要求?
银监会:银监会支持商业银行以适当方式开展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地方政府合作,为自来水、供电、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等公用事业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是商业银行拓展市场、增加经营收益的有效手段。
但必须牢牢把握商业可持续原则,讲究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要注重风险控制,坚持“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坚持逐个项目审批,不能以支持地方政府的工程建设为名造成银行新的信贷风险的积聚。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必须把握住三条红线不放松,即:严禁发放打捆贷款;不得与地方政府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对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金管理运用制度不健全的融资平台,要严格限制贷款,并立即协商风险防范具体措施。
《财经国家周刊》:2009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改革措施,此举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对防范巨量放贷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对冲措施?2010年还将有何种举措?
银监会:管控风险为本的监管,是银监会成立以来就确立并一直贯彻执行的监管原则。2009年出台的系列法规、政策,不仅是应对全球危机的需要,更是持续提升银行业风险管控能力的需要。
2010年,银监会要继续引导银行信贷合理投放,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完善反周期超额资本和损失准备监管制度,有效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同时继续深化行业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深入研究银行业中长期发展重大课题,认真制定银行业“十二五”规划,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