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合理调控产能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8:56  中国财经报

  白景明

  在世界经济深度回调、发达国家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目前依然保持了7%以上的增速,工业增加值甚至达到了13%的增速(相当于一般年份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达15%(高过2006年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产出和销售的内循环体系没有出现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是在物价下行、供给扩张的条件下实现的,由此可推断,目前整体产能出现了过剩。

  从产出系统的设计能力角度看,我国的产能过剩是明显的,如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为5亿吨;水泥产能18.7亿吨,需求仅为16亿吨;煤化工产能大于需求30%等。此外,新能源产业中的多晶硅、风电设备也存在大幅度供过于求。就理论而言,供求平衡是最佳状态,供过于求本质上是浪费资源。因此,政府运用政策手段把市场供求推向平衡是对全局利益和公共长远利益的最大维护。

  然而应当指出,政府调控产能供求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是如何界定产能过剩。从理论角度看有三种产能过剩:一是现实设计产能大于现实产品需求;二是存货大于产品需求;三是流通障碍造成产品供过于求,如国际贸易保护人为造成的出口受阻形成的存货。要判断调控哪种产能过剩,以及哪种产能过剩是可调控的,这是道难题。

  二是如何看待产能过剩的存在期限。从政府政策角度看,调控产能过剩应该说属于短期行为,可视为反周期手段,但就市场经济运行常态看,产能过剩是长期性现象,归根结底源于资金总是要追求利润,提供产品,从而造成供过于求。既然如此,那么,政府调控产能过剩就应是长期性政策了,但问题是政府长期压供给会不会造成供不应求呢?显然,对公众而言,供不应求比供大于求更可怕。

  三是如何妥善处理调控产能过剩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调控产能过剩就是要压供给,但从长远看,结构调整能否做到“精确打击”。中国过去压过彩电产能、电力产能、钢铁产能,但后来这些产品的需求又上升并反推供给扩张。比如现在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一方面说电力过剩,另一方面又说电价低,需要改革定价机制提高电价。再比如前几年,我们压钢铁产能的同时,钢材价格却在上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回到8%的增长率水平上,压产能势必人为缩减一部分GDP,要不要承受这种代价,显然需要研究。

  四是如何妥善处理调控产能过剩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现在我们的政策取向是力保中小企业发展,财税政策、金融政策都在用,然而部分产能过剩的领域恰恰又是中小企业栖身并试图大发展的领域,如水泥、电解铝、大豆压榨等产业。压产能难免冲击部分中小企业,怎样化解这一矛盾需进一步研究。

  可见,当务之急是寻求调控产能过剩的合理途径。要做到这点似应坚持综合平衡、长短期考虑相结合、区域产能配置有保有压三项原则。有必要指出,在调控产能过剩时,应把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区分开来。对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讲,重复建设是必然的,因为资金逐利性和自由竞争规则必然使产业投入多元化、重复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投入增长、供给扩张、价格下行、需求上升的过程。所以,抑制重复建设要抑制的是低水平、高耗能、不规范的建设行为。

  合理调控产能过剩需要建立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不同类的政策有不同的切入点,具体来讲,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管控土地供应是在拧紧产能盲目扩张的阀门。除此之外,还应选择有效的财税政策控制产能盲目扩张,在这方面,至为关键的是把握好支出政策。今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使用似应主要扶持产能短缺行业,政府采购支出主要应支持高新技术产品,政府融资平台也应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瓶颈产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