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评论 > 成品油价年内二次下调 > 正文
9月2日零时起,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300元/吨,出厂价也同步上调。这是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的第六次调整。此次调价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官方规定,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百分之四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此算来,8月27日已经到了油价调整的“窗口期”。
此番调价之前,发改委和市场玩起“躲猫猫”的游戏。调价令让不少人松了口气。但此番调价前市场上石化企业的举动、以及市场的质疑声,却让成品油定价机制变得不如从前明朗。
针对此次成品油推迟调价引发的质疑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作出了回应:新的成品油形成机制总体上得到执行。上调相对考虑的因素会多一些,4%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要分析一下国际油价的走势等等一些因素。下调考虑的因素相对会少一些,容易决策一些。上调的4次,第二次推迟了一个多月时间,这次推迟了几天。
油价涨幅打半折
截至8月31日,三地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涨幅为11.81%,因此对应的汽柴油理论上涨空间为540元/吨。但国家实际执行的调价幅度仅为300元/吨,较理论涨幅减少44%或240元/吨。
此前,已经有迹象,发改委可能会控制油价上涨的幅度。
8月27日,在成品油调价的节点,发改委下发通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当前价格形势,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问题。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调控预案,加强调运,防止出现敏感时期、重点地区、重要品种的结构性短缺,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指出,国庆60周年大庆,以及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运行是个政治任务。”
不过,尽管没有达到预计的涨幅,中石化内部人士在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不管怎么说,调了当然对我们都是有好处,现在市场的需求仍然不是很旺盛,很多业者手中积累了不少库存,当务之急是要把这部分消化掉。”
而记者在采访北京一些司机时,他们表示,“为什么下调只有220元,一上涨就要300元?”在不少人眼中,此次油价上调印证了国内成品油“追涨不追跌”的判断。
上一次成品油调价发生在7月29日,当时发改委下调汽柴油零售最高价220元/吨,航煤出厂价下调280元/吨。
低价原油成石化企业利润增长点
不过,发改委此番调价,对于市场来说可谓是个简短的心理拉锯战。8月末,在调价预期搅动下,市场进入“沸点“,此后由于发改委调价令迟迟未到,甚至有传言涨价可能在国庆之后,市场的情绪开始冷却,尔后在昨日终于释放。
这一心态在8月31日表现尤其明显。8月31日,两市第三大权重股中石化大跌近6%,中石油大跌近2.33%。开盘1小时后,中石化奔向跌停。
此前市场传言8月26日前后上调成品油,但苦等几日,主力纷纷开始做空。
成品油定价机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可见一斑。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半年报也证明这一点。
就在此番油价上调的前一周,三大石化巨头的中报相继出炉。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无一例外的为其贡献巨大的利润。
以中石化为例,上半年中石化炼油板块盈利199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板块则亏损了465亿元。中石油炼油销售板块也由去年上半年亏损590亿元到今年盈利近172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尽管中石油的业绩不如中石化出色,但国际原油价格的低位运行,对公司炼油和化工业务的盈利却起到了很大作用。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外购原油、原料油及炼油产品的支出只有1997.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0.2%。该项业务为公司带来了171.92亿元经营利润,而去年同期该项业务则是给公司带来598.3亿元的亏损。
中石油股份公司总裁周吉平说,国际原油价格低迷,国内石油石化市场需求萎缩、产品销售不畅,是造成公司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市场需求的上升,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国际油价大幅回升,三大公司业绩都出现季度环比上升的趋势。二季度中石油营业额比一季度增长28.7%,净利润增长66.4%。中石化净利润增幅也由一季度85.1%上升至上半年的3倍多。
半透明化定价机制遭遇尴尬
相比前几轮调价,昨日凌晨发改委的调价令可谓来得“一波三折”。
在8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由于这一天正好是成品油调价的节点,尽管该通知并无涉及到成品油的内容,但仍被外界解读为“尽量减少成品油调价频率”。
国家发改委昨日对此表示,近日部分媒体转载一家上海媒体的报道称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发改委将尽量减少成品油调价频率,这一做法也并不违背现行定价机制的原则”。发改委称经过了解,近期没有接受过该媒体关于油价的采访,上述报道不属实。
息旺能源分析,为了坚持履行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调价才最终得以兑现。
但是,调价暂时化解了市场对油价走向的猜测,但是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由于8月份国际油价上扬幅度甚巨,国内成品油上调已经是板上钉钉,还没有等到调价令,中石油、中石化纷纷上调批发价。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目前中国成品油定价虽是行政定价,但已经带有市场成分。即使信息不公开,市场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投机。
林伯强认为,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信息是否公开都会导致投机,但是,信息公开的社会成本可能会低一些。
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成品油调价机制能否完全遵守,将视中国的通胀情况而定,而原油价格的绝对高低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亦对调价有影响。
本报驻京记者胡剑龙
■影响
或带动民生价格上涨
“懒得跑了,加满也就省个十几元钱,还不够路费呢。”广州越秀区一位私家车主姜先生说,尽管前晚提前得到要提价的消息,但并没有凑热闹去加油。“最近几个月油价升升降降的,也就麻木了”。
但还是有细心的车主在打算盘。家住广州番禺区的陈女士表示,自己每个月大约用93号汽油160升,现在每升涨了两角四分,养车费用每月将增加约40元。
广州的士司机小王抱怨道:“油价都超过往年的最高点了!”本次调整后,93号汽油(国Ⅲ)价格已经涨到6.31元,比历史上的最高点6.25元还高出6分钱。小王的车一天大概要用50升油,算下来每月要多花360元,这也意味着每月要少赚360元。小王说:“现在老说经济回暖,国际油价要涨,照这样下去,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涨到多少呢。”
货车司机的用油负担更重一些。货车司机蔡师傅表示,每个月的耗油量超过了2000升,柴油每升涨0.26元后,用油成本每月要涨500多元。
按照蔡师傅的经验,如果油价继续涨下去,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对外省运来的果菜肉蛋价格影响也会显现。“一涨,都会跟着涨”。
本报记者张启
■业界
调价有利于石油公司三季度业绩提升
昨日,多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减少原油进口成本过高的影响,有利于国内石油公司炼油板块业务三季度实现较好收益。
记者了解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出现,今年5月以来国际油价涨势明显,8月下旬更是出现较明显上涨,8月2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4.37美元,为去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这也导致了国内两大石油公司炼油业务的亏损,据中石化有关人士介绍,由于80%的加工原油依赖进口,8月份中石化炼油板块已出现亏损。
基于此,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而亏损严重的炼油企业来说,上调成品油价格无疑是利好消息。
有石化行业分析师表示,实际上,8月中旬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波动就已经触发了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过去一个计价期(22个工作日),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原油移动均价从64.4美元/桶上涨至71.9美元/桶,涨幅约为11.6%,如果按此调整,发改委需上调成品油价格约450元/吨。但发改委表示,按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需较大幅度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经综合考虑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和经济形势,适当控制了提价幅度,每吨提高300元。
即便如此,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仍有利于减轻石油企业炼油板块的负担。中石化股份公司近日曾发布公告称,由于新定价机制的实施,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将同比增长50%以上。
国信证券表示,预计中石化三季度业绩在0.21元/股,中石油在0.2元/股;年化业绩都在0.8元以上。
昨日,中国石化以11.31元/股收平盘,中国石油以12.98元/股,上涨0.93%收红。
本报记者杨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