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察:新地王PK老地王 地荒怎么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14:24  中国产经新闻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2009年出现的“地王”虽然与2007年的背景、性质不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大量的土地闲置。而且此轮的闲置可能比上一轮的更为严重。

  本报记者 魏珍妮报道

  入秋的天气仍然焦灼闷热,太阳虽已没有了盛夏的凶猛,但阳光射在光秃秃的地上依旧刺眼。大兴区黄村镇卫星城北区17号地位于金星路附近,南北是翡翠城项目,它是华润置地(武汉)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经过194轮竞价以14.3亿元的高价拿下的,楼面地价达到6290元/平方米,溢价率达到180.39%。

  周围的居住区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距离在建的大兴线也不远,但这块躺了一年多的2007年“地王”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景象却是,裸露的土地,高高的杂草,除了平整过的地面外,没有丝毫动工的痕迹,只有偶尔飞过草丛的瓢虫守卫着这块土地。

  2009年5月以来,全国“地王”频现,房价应声而涨。另一边,2007年拍出的“地王”依然按兵不动,大量土地杂草丛生。2007年是“土地为王”的黄金时期,全国一二线城市诞生了大大小小20余个知名“地王”,一两倍的溢价率稀松平常。

  据合富辉煌一份报告显示,广州2007年拍出高于当年平均楼面地价的“地王”共有27块,但到目前为止,未售或未动工的“地王”还有24个,其土地面积相当于2008年全年出让的住宅用地总量。

  事实上,开发商捂地的现象并不是广州独有。据中原地产监测的国内12个城市的土地数据,梳理了40家知名地产商自2003年到2009年上半年获取的270幅土地状态之后发现:这些地块中,除去在售和售完状态的土地,有57%的土地尚未入市。其中,27%的土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30%依然处于规划在建状态,尚未形成实际的房源销售。

  一方面是用地指标紧张,新“地王”不断涌现;一方面则是大量土地批出去以后却开发缓慢,没有形成投资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教授李恩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地王”的出现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强势介入,虽然与2007年“地王”出现的背景、性质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大量土地闲置,而且,此轮可能比上一轮的闲置更为严重。”

  贵州大学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项凯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地王”的结局不好的偏多,它的所谓“社会效益”大于其本身的“经济效益”。

  李恩平不无担心地表示,国企做“地王”,但是其房地产经验并不丰富,开发的经验不足,对于其投资房地产的前景并不看好,也很难说对房地产健康发展带来实质性好处。土地撂荒的情形恐会再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