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干胶巨头的贿赂粘出了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 07: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张培元

  前不久,国内外媒体曝光了全球不干胶巨头、美国艾利丹尼森公司在华行贿的丑闻。该公司总部随后承认旗下子公司通过行贿手段,从江苏无锡市公安部门获得利润丰厚的合同。(8月10日《重庆晚报》)

  《晏子春秋》有言: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反腐似乎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命题。近年,跨国公司在华行贿现象愈演愈烈。一些在国外原本很守规矩的企业,在中国却敢于大胆贿赂。

  原因何在?美国《反海外贿赂行为法》中有一项严厉规定:美国公司在海外的贿赂行为一旦被查,其总部、跨国公司的所有集团都将受到法律追究,且美国政府的采购订单也将对其停牌。所以,当媒体捅出美国艾利丹尼森公司在华行贿丑闻后,该公司的第一反应就是老老实实投案,而它所惧怕的倒不是媒体曝光,而是美国法律的严惩。

  大名鼎鼎的美国不干胶巨头,从来不敢以贿赂“粘”美国官员,来到中国便露出狡猾一面。更加令人稀奇并耐人寻味的是,其“粘”行暴露后,不怕中国法律制裁而更怕美国法律惩罚。鲜明的对比,从一个侧面揭出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现象背后的制度根源。

  我们的法律和制度,对商业贿赂太过仁慈了。一个巴掌拍不响,受贿与行贿原是一对孪生儿,在很多反腐行动中却严此而宽彼。最典型的莫过于贪腐1.9亿元的原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贪腐超过亿元的原首都机场总经理李培英等大案,贪官倒台落马身败名裂,众多行贿者却毫发无损。企业行贿风险成本如此低,怎能遏止其弯道超车的行贿冲动呢?

  一片“不干胶”,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黏度”,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