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刘丹 两年前,以威立雅为代表的外资水务在国内各大城市高溢价收购当地自来水厂,如今水价上涨引来多方讨伐和质疑。公众怀疑,当年外资几十倍的溢价演变成了如今节节攀升的水价。
然而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外资在我们国内法律和制度管理下经营,他们取得的利润,都是合法的。水价上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国内的结构体系中存在缺陷:我们既没有设置准入机制,也没有健全的过程竞争。
中国供水和污水处理都是基于管网来进行经营的垄断性行业,如果没有竞争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而目前国际上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主要是两种模式的引入:特许经营制度和过程竞争制度。
特许经营制是依靠准入机制来实施的,比如一个设施,在施工时间、质量标准都一样的条件下,选择报价低的公司来做。这实际上不是工程招标,而是经营权的招标。准入竞争是有前提的,只有资产所有者是政府,经营者是社会,才能够准入。如果资产和经营集中在一家手中,就没有竞争存在的空间,也没办法实行准入了。因此实行准入机制实际上是就是排斥股权转让,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而不是产权多元化。
“外资把经验带过来,但由于城市缺钱,市政府说不买产权就不让你经营”傅涛说,“因为我们政府没有实行好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以逼着外资来买产权。”可以说,准入竞争在中国的供水行业几乎没有做到,而像威立雅这样的外资公司,他们拥有一百五十多年的运营经验,而不是产权经验。
“如果是把产权一起卖出去,不管是外资公司,还是国有的首创,或者是民营的桑德,都是没有区别的”傅涛说。目前留在国内的外资公司大部分都是战略投资公司或者说是产业投资公司,这些公司在业务操作上比较规范,经营也很科学。“虽然我们常常职责这些外资是转移成本,但是我们的制度设计者自己设计的这样一种制度,外资按照你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来走,得到他的利润,这都是合法的”傅涛说“所以我一直主张,外资公司在我们这没有什么特殊的。”
产权归政府,再由政府来选择经营者,这就叫做特许经营。如果把产权都卖给了公司,那么资产和经营权都归公司,这样就只能走过程竞争了。
过程竞争是英国的做法,指一部分企业,他们不是通过准入进入这个行业的而其本身就是做自来水公司的,通过行业的指标体系,判断自身在全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顾客的认可和最终的收益决定企业的生存。
傅涛表示,任何市场都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市场竞争,即使是有一百家供水公司,每一户居民家里也只有一个水龙头。如果想要哪个公司的水质好就开哪个笼头,这个是不现实的。
我们供水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既没有准入的设置,也没有健全的过程竞争。这造成了中国供水行业是一碗水端平:全部都是保本微利,这样好公司会变成差公司。最终导致老百姓对整个行业产生不满,百姓不满就会影响价格的调整,价格调整不畅又会影响到水质安全。
因此,傅涛认为解决水价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国供水制度问题,国际上的两种竞争的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