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17:31  《法人》

  “生产准入规则”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口号喊了多年,环保汽车为何一直是纸上谈兵?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自2009年7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施行。本规则依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范围、企业准入标准等明确做出了界定。此部《规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开始和普通汽车一样,实施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一直未能形成相应的市场规模。由于新规则中对于汽车企业准入资格有了一定的限制,也使得部分专家认为可能不利于环保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新能源汽车还面临技术、市场、实用性等多方面的考验,要全面推向市场,真正摆脱“非主流”的身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非主流”?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截至目前,其所占市场比重仍然微乎其微。在此次由工信部颁布的《规则》之前,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也颁布过一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尽管有两部《规则》的保驾护航,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依旧令人担忧。

  在此次《规则》中,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这从概念上解决了对新能源汽车范围的争论,也决定了未来对新能源的选择和开发。

  同时,《规则》还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在我看来,这两部《规则》内容上几乎没有区别。”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技术并不是传统汽车技术,传统汽车技术核心在于发动机、内燃机,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和电机。

  《规则》还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资质,要求有生产传统汽车经验的企业才可以生产新能源汽车,而“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的”,必须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此次《规则》中规定只有传统汽车企业才有资格搞新能源汽车,而传统汽车企业只能起一个集成的作用,即拿传统汽车壳子,加上使用新能源的电池和电机。”贾新光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是如何研发燃料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而这些并不是传统汽车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

  天津北信中乒奔驰4S店总经理孟庆旭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三年前,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就已经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截至现在,东风本田、上汽别克、比亚迪等多个品牌的汽车均有混合动力车型上市,但是销售量一直不大。

  同样,高端汽车品牌也有新能源汽车入市,雷克萨斯于2007年下半年推出了600HL混合动力车型,是中国汽车市场奢侈品牌中首款上市的混合动力车。奔驰也将于2009年底之前在中国市场推出自己的首款混合动力车型S400。而这些高端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售价均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推广难题

  “市场难以形成,主要还是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技术上不够完善;二是成本比较高,市场接受不了;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充电站、添加清洁燃料的设施都还太少。”贾新光对《法人》记者表示。

  “一些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确实是很节能的,非常环保,而且外型也很时尚,全部车身的材料都是可以回收的,就是售价太高。”天津北信中乒奔驰4S店总经理孟庆旭认为,作为汽车经销商,他最关注的还是消费者对于混合动力车型价格的接受能力。

  孟庆旭举了一个例子:拿市场上销售的某一款混合动力车作对比,其售价为26万元左右,而这个车型无论是品牌还是配置,只相当于市场上售价在15万元的车型水平,加了一个混合动力,就贵了10万以上。

  消费者很有可能会算这样一笔账,多花10万元买一款混合动力汽车,虽然可以在燃料上有很大节省,但是无端多出这10万元的车款,又可以买上多少升汽油?这样一算,混合动力车显然就不具备竞争力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基本均为混合动力车型,而纯粹的电池车还处于研发阶段,技术远未成熟。混合动力车即通常所说的“油电混合”,汽车驱动既可以依靠汽油机,又可以依靠电池。

  “目前市场上不管哪个品牌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原理都差不多,所遇到的问题也都一样。和传统相比,配置和性能类似,价格却差别很大,唯一的区别就是混合动力。”孟庆旭告诉《法人》记者。

  “销量上不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对电池常年使用的担忧,电池总得要更换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孟庆旭表示,与传统车型的电瓶使用寿命类似,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尽管可能更为高端,但也需要定时更换,由于技术的领先,其价格自然也会比较昂贵,这对于消费者的承受压力是很大的,也是混合动力车型很难打开市场的原因之一。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实用性上也面临窘境。传统汽车燃料用完后随处可以找到加油站,几分钟就能加满油箱,而电池车的充电站何时能像加油站那样普及?

  “而且目前从技术上来说,电池充电要8、9个小时,不像传统燃料汽车几分钟就能加满油,这个问题目前还无法完善解决。”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法人》记者表示。

  未来之路

  目前,市场上中低档车中,每隔几万元就是一个档次级别,尽管新能源汽车更为节能,但由于其居高不下的价格,很多消费者可能宁可选择更高端的传统动力车型。

  “如果差个一、两万块钱,很多消费者就能接受,因为它会省很多油。”天津北信中乒奔驰4S店总经理孟庆旭表示,混合动力车型的耗油量只是传统汽车的一半左右,消费价格只要控制在一到两万元的差距,就很有竞争力。

  但是如果价格压缩到这样的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厂商的科研开发和制造成本远高于市场销售价格,那该由谁来买单?消费者自己去买还是国家为了提倡这种环保产品而提供激励补贴?

  环保型汽车的推广,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政府主导的理念无疑也很重要,在技术研发、市场规模远未达到成熟水平的前提下,政府出台补贴等相关激励措施,将可能使环保汽车得以生存和发展。

  “据我所知,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节能环保型汽车的优惠政策,可能还有待时日。”孟庆旭表示,混合动力车市场要想真正打开,至少价格上不能和同级别车差距太大。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不是简单的政府补贴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技术的改进。

  此次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的出台,只是给相关生产企业提供相关的资质标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问题。而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还很漫长,如果无法在技术、成本、配套等核心问题上取得进展,这条路甚至可能渐渐失去方向。

  “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普遍提升了,而节能和环保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亮点。我认为大家都开始在探索这个领域,就说明离接近消费者已经不远了。”孟庆旭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成本如何降下来,让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