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议我国油价每周调整一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 10:52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 (李雨思) 在我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被普遍质疑“涨快跌慢”之时,29日,国内油价“按时”应声下调,再次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对本次油价下调进行了解读。

  难言与国际油价接轨 应缩短调整周期

  国家发改委28日下午宣布,29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汽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6元和0.19元,这是在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国内油价经历两次上涨后的首次下调,与国际油价总体走势保持了一致。

  董秀成认为,这次调价是国家发改委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进行测算的结果,也有刺激经济发展的考虑。但难以称之为与国际油价接轨,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跟国际油价挂钩联动,而且联动是有时间差的,不能简单地机械理解22个工作日就一定要调整油价。“但这次调价速度快,可能是审批快。因为油价往下走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领导签字的时候也容易,可能与这一点有关系。”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以来就饱受“涨快跌慢”的质疑,董秀成认为,当前中石油、中石化在石油市场的垄断格局难以很快改变,因此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定价机制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但是还可以再完善一些,调价周期应当缩短,频率应该再大一些“比如先调到半个月,试行一段时间可以考虑到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内调整,好多问题都可以解决的比较完善,比如像台湾,现在就是一个星期一调整。 ”

  他指出,调价周期过长会造成开始调油价时,调整油价与国际油价出现背离。另外也会使商人有投机空间,例如他们可以很容易测算出什么时候上调,就会开始囤油,在预期下调时又会抛售,造成市场的不稳定。

  中国油价确实较低 强制压低没有好处

  成品油价半年内四次上调引起了消费者的一片质疑之声,尤其是一条“中国油价已超美国”的新闻,成为舆论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与美国相比,到底谁的油更贵?董秀成对此也发表了他的观点。

  董秀成说,大家一直说中国油价比美国油价高,但是各个国家的税制是不同的,比如直接比较零售价格要考虑税收的问题。美国是低税的国家,所以就面对老百姓的零售价格而言,我国油价确实比美国油价高。但是如果跟欧洲的油价相比,我国油价还是低的。因此,总体来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在普通消费者看来,油价当然是越低越好,但作为对石油行业研究多年的专家,董秀成提醒公众,如果现在维持低油价,不与国际市场接轨,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如果现在维持低油价,不与国际市场接轨,现在每年1亿多吨的原油巨额进口无人保证,中石油、中石化不可能高价进口原油以后亏本销售,更不用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我国有一半的原油需要进口,这是核心,油价与国民收入挂钩是有道理的,但是对政府来说,没有办法,只有接轨”。

  另外,他也指出,如果油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会不利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的石油行业,也会助长沿海地区石油走私。

  上半年油价不正常 下半年还会回升

  “今年上半年的油价走势是不正常的,我早在11月的时候就有这个预言,我说随着资金大量进入市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难免有一部分资金会流入金融市场,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会使油价回升”,董秀成说,而事实也证实了他这一预言。 

  今年年初,国际油价延续去年年末的颓势,一直在低位徘徊,到2、3月份时仍在每桶35美元左右,但此后开始一路暴涨,5月份累计上涨近30%,创下1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整个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涨幅超过40%。

  董秀成的解释是,经济有所回升,消费需求有所上升,油价也是缓慢的、渐进的上涨,不可能那么大幅度的上涨。所以这里面还是金融的问题,就是大的投资基金在金融市场的操作。

  对于下半年的油价走势,董秀成认为基本趋势还是逐渐回升。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经济有回升的迹象,包括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现在比较乐观的看法是在下半年经济逐渐回暖,经济回暖对油的需求就会上升会拉高油价。 

  另外就是美元。"别看现在美国政府是维持美元稳定,但我认为美元肯定还会贬值,维持不了稳定货币的情况。" 第三个因素是金融机构,随着美元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回暖,大量的资金还会进入这个市场,抬高油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