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汽车何时驶入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 09:28  中国财经报

  王珏 邓勇

  今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出台相关政策,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并选择上海、重庆等11个大中型城市作为试点。这些举措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春天。

  6月中旬,重庆市政府正式通过了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实施方案,明确到2011年,将在重庆推广1100辆新能源汽车,并率先出台政策,投入5000万元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给予补贴。供职于重庆某外资公司的环保人士陈尔昌一直十分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政府的力挺,他非常欣慰。

  然而,新能源汽车前景并不那么乐观。据了解,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技术最成熟的是混合动力车。以最早销售混合动力车的日本丰田汽车为例,从1997年到2008年,丰田普锐斯累计销量达102.8万辆。其中,美国、日本、欧洲3个地区总共销售了100.7万辆。相比之下,混合动力车在中国的销售并不理想。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普锐斯仅卖了2500多辆。本田混合动力车在中国的遭遇更尴尬,2008年1月—4月,这种车销量为63台,今年1月—4月竟然只卖出1台。

  而国内试点城市的推广也不容乐观。据了解,重庆生产的某两款混合动力轿车,节油率均在20%以上,同时还有近4.3万元的政府补贴。即便如此,该公司推出的示范车辆居然只有区区100辆。

  原因只有一个字:“贵”。

  据了解,混合动力车价格一般比传统动力同级别车高出30%以上。同样以1.5L排量的普锐斯为例,这款车在中国的售价为25.9万元—30.28万元,然而,相同配置的汽油车价格只需十余万元,差额近一倍。这对原本还把汽车作为奢侈品的中国民众来说,是一笔难以接受的“环保费”。

  广汽本田某销售商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其购买成本高,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消费者不会只算环保账,还要算经济账,这对其推广将会受到极大限制。

  陈尔昌也有比较。目前国内的混合动力车型以轻混合为主,节油率约为20%,如果只使用三五年,省下的油费还不及附加的购车成本,太不划算。“新能源车在国内毕竟没有量产,价格高,其实是我们消费者在为车企的研发费用买单,维修保养技术能不能跟上,还要打一个问号。”

  正如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混合动力车的推广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框架、公众接受的问题,价格可能是最大的阻碍。“只有先从价格上让购车人接受,才有可能把新产品真正推开。”

  以国外的推广经验看,一般是从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车。比如日本采取绿色税收政策。如果一个日本消费者购买一辆混合动力车,使用7年后,节省的油钱,加上少缴的汽车税、车辆购置税,实际总花费只比买便宜的汽油车多支出5000日元,其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政府对每辆混合动力车实行2000美元—4000美元的税收优惠政策。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经销商,从经销环节和研发环节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大部分被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所消化了,不会过多地转嫁给消费者。在英国,驾驶混合动力车进入伦敦城区将免收5英镑进入市区的费用。

  “混合动力车成本通常要增加30%,这需要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各方共同来承担才能实现节能、环保这个大目标。”重庆长安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虽然我国政府目前出台的补贴幅度与国外接近,但仍需在政策扶持上予以重点倾斜,如政府能不能规定混合动力车为公务车车型,出台政策减免混合动力车购置税等。

  消费者同时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还应明确售后服务承诺:如何维修,成本多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成为横亘在新能源汽车与市场之间的又一道“鸿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