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另一个4万亿功莫大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17:59  《理财周刊》

  贺宛男

  笔者这里所说的“4万亿”,并不是指国务院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指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已经从年初4.5万亿元,增至目前8.8万亿元,足足增加了4.3万亿元;至于市价总值,更是从12万亿元增至19万多亿元,增加了7万多亿元。

  国家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要分三年完成,一年不过1万多亿元。据审计署审计,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达94%,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48%,两者加起来不过数千亿元。就是为了筹集这些资金,全国上上下下动员了多少人力物力,花了多大力气!可股市中的4万亿元真金白银,没有开过一个动员大会,发过一个红头文件,不到半年全有了。从资金用途看,国家新增4万亿元是投资,股市新增4万亿元也是投资,只不过一个投的是实体经济,且主要是政府投资,另一个投的是虚拟经济,且主要是民间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此4万亿元兴许比彼4万亿元来得更为直接,短期作用也更为明显。

  此话怎讲?不妨看一下近期的经济数据。

  众所周知,我国GDP靠的是三驾马车,而自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已连续七八个月负增长,且这种势头还将延续,所以现在经济增长靠的是投资和消费。以今年一季度为例,GDP增长6.1%,其中投资贡献2个百分点,内需贡献4.3个百分点,外需贡献-0.2个百分点。二季度的数据尚未出来,但从4、5月份投资增长超过30%、消费增长超过15%(鉴于CPI负增长,实际增长17%)、外需负增长超过20%分析,消费仍将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为什么投资增长30%、消费增长15%,消费对GDP的贡献要大得多呢?因为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要起作用还有一个过程。在实体经济尚未复苏之际,消费又何以表现强劲?这主要得益于楼市、车市的回暖: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乘用车销售365万辆,同比增长20.82%,小排量车同比增长更达38.17%。而这一切背后的动力,则是股指的强劲反弹和股市引发的财富效应。

  事实上,不仅是股市中人赚了钱,大大促进了消费,国家财政增长很大部分也来自于股市的财富效应。今年5月份,在财政收入连续7个月下降之后,首现正增长,同比上涨4.8%。已有专家指出,财政收入由负转正,靠的是消费税、营业税和非税收入这三块。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高达91.2%,大头就是成品油税费改革以及乘用车销量的大幅上升;营业税的增长则是受惠于建筑业(房地产)和银行业;非税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正是由于股市反弹、楼市火爆,才有可能在企业利润未见好转,第一、第二大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仍处下降通道之际,财政收入止跌回升,而且这种情形至少还将维持几个月。

  实现经济复苏资本市场从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一度也面临很大困难,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1999年的“5·19行情”不仅指数从1000点涨至1700多点,而且为一大批国企改制脱困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样,今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对外贸易短期内难有起色,社会投资尚未被有效带动,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复苏的先行部队,其作用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所肯定。从大处看,温家宝总理在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要全面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内需拉动离不开股市。从小处讲,就是IPO即将开闸,到底是选择大盘股先发还是小盘股先上,有关部门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一着不慎打压了股市。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宏观经济尚未全面企稳,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就不会改变,政府对资本市场继续呵护和鼓励的政策也不会变。而如果经济真的全面复苏,这波行情也许就要告一段落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