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碧桂园没落的悲剧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 07:17  东方早报

image

蒋立冬 绘

  李铁

  如果你用谷歌搜索“碧桂园总部”,排在第一的搜索结果居然是新买了某处碧桂园的业主因为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投诉无门,无奈上网询问碧桂园总部联系方式的网页。这只是近一年多来,各地碧桂园爆发质量问题投诉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碧桂园,无疑缔造了一个中国房地产商暴富的经典神话。杨国强1992年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还只是一位小包工头。到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其市值已达2000亿港元。杨国强的女儿,碧桂园26岁的继承人杨惠妍身家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直逼李嘉诚。但是,富起来快得惊人,下滑得更惊人。不到一年时间,杨惠妍身家跌至不到100亿人民币,缩水幅度超过了90%。标准普尔的报告也给予了碧桂园“垃圾股”的评级,不建议继续投资。直至近期,碧桂园股价也还在2折左右徘徊。这里面固然有金融海啸的因素,但与其他地产商相比,碧桂园似乎下滑得更为迅速,根据国务院等机构发布的《2009中国房地产百强研究报告》,碧桂园已经跌出了前十名。

  如此之快的下滑,一定是哪方面出了大问题。

  与外国消费者相反,中国的消费者很多都认为企业生产的头几批产品是最好的。这种看法实乃经验结晶,从以往的无数经验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都呈一种山峰型的由盛而衰的曲线:企业发展的初期,在一个魅力型的优秀带头人的领导下,生产出头几批价廉物美的产品,再借助该行业需求井喷式的增长而迅速崛起。接下来的,往往是超出自身管理能力的疯狂扩张,借助早期积累起来的名牌口碑,日进斗金。然而随着企业的飞速扩张,又缺乏现代管理经验的积淀,内部管理迅速恶化。继而导致各种短期行为泛滥,产品质量逐渐下滑,此时大规模出产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在吃以前的信誉红利,有名牌之名,但质量已无名牌之实。接下来当然是光环不再,企业迅速衰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集团企业的寿命只有七到八年的原因。

  不幸的是,碧桂园也似乎在重复这样的悲剧性路径。在早期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五星级的家”这一年多来却频发建筑质量丑闻,一股“低质风”正在全国各地的碧桂园新楼盘中蔓延。

  2009年2月底,根据广东省质监局的抽查报告,碧桂园佛山高明2期项目使用劣质建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中国质量万里行》今年3月也曾报道,碧桂园广州凤凰城的房子货不对板,与样板间相去甚远,此事甚至引发了该区业主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而在台山碧桂园,业主也因为房子存在偷工减料,渗水漏水,墙壁裂缝,竹子放在墙壁里代替水泥和砖等问题与碧桂园方面纠纷不断;碧桂园的第一个省外项目长沙威尼斯碧桂园,也在上个月被专业机构出具了商品房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鉴定报告书……纠纷连连,不一而足。

  碧桂园的管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在业界,碧桂园被称为反“外包”的典型,这与万科这类中国主流的房地产发展商思路迥异。为了控制成本,碧桂园坚持什么都由自己来做。碧桂园几乎囊括了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项目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到物业管理都自行承担。“草坪是自己的园林公司种的,装修也是自家工程队,甚至五星级酒店经营也是自己来。”杨国强以此为荣,他想采取麦当劳式的快速扩张方式,做“地产界的沃尔玛”。

  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麦当劳和沃尔玛。高速扩张的同时又能保持高质量,这需要高超的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这对于依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下的碧桂园来说,显然还没到那个火候。地产专家韩世同评价说:“上市后的碧桂园仍然没有摆脱杨国强从承接工程开始形成的开发方式。”他认为,家族式企业的运营模式透明度不高,运作上很有可能患上“上市不适症”,而这正是碧桂园的“软肋”。与碧桂园相比,万科、保利地产在管理层安排上更接近现代上市公司。

  在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碧桂园共有10位股东入选,其中6位都是来自顺德的杨姓人士。凡事都有两面性,碧桂园的家族管理体制,带来的是其惊人的开发速度以及极低的成本。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特殊的权力纽带,又是管理制度化、现代化的绊脚石。随着企业的急剧壮大,各种独霸一方的内部利益集团也在形成,缺乏制度监督的权力相伴的自然是腐败。而腐败的外在表现,就是产品质量的迅速下滑。

  如果管理上没有达到麦当劳的水平,还是安心把几个餐馆经营好更为妥当。可是,有几个人能经得住大肆扩张的诱惑呢?这难道是中国企业的宿命?

  (作者系《时代周报》主笔)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