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抄底欧美整车企业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16:39  《商务周刊》杂志

  本轮经济危机对汽车行业影响特别大,美国三大汽车厂处境尤其危险,相关零部件厂商也受到涉及。正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小规模的整合,本次经济危机也一定会带来行业重整。

  最近几个月来,一些我们熟悉的汽车品牌,悍马、萨博、沃尔沃等都传出要被收购的消息,有报道称中国的一些汽车厂商将参与收购。但在我看来,在乘用车整车领域,这种可能性很小。

  科尔尼公司去年曾在印度和中国汽车企业高管人员中进行了大规模调研,从结果来看,中印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相比之下,印度汽车厂商对于并购态度更加积极。而中国的受访者更愿意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开辟国际市场,比如出口、海外建厂组装,或是合资、OEM等风险较小的方式,最后才会考虑并购。而且中国企业关注的地区也并非欧美主流市场,而是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边缘市场。

  印度的塔塔汽车去年年初对捷豹和路虎的收购在业界引起重大的关注,从技术能力和企业规模来说,中国多家本土厂商都要高于塔塔,而且从产品线角度看,中国公司的产品线也与被出售品牌更容易产生协同效应,而且与这些品牌的母公司都有战略合作关系。但印度企业的优势在于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小于中国。我们的调研也对2005年以来中印两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情况做了对比,结果发现,印度厂商的投资规模是中国的30倍,而且平均每笔金额是1.5亿美元,中国企业平均只有1700万美元。对中国企业来说,欧美市场更加难以把握,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也十分有限。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大部分整车企业没有意图也没有自信去收购国际品牌,这些想法非常合理。中国企业管理层最关心的是扩大销售规模,也就是说并购的战略目标在于取得市场份额。而印度企业的目的在于取得技术和品牌,这种差异也导致并购后运作模式的不同。塔塔收购的路虎和捷豹,虽然与福特共享技术,但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小公司,塔塔只是作为他们的控股公司,整合难度不大。对塔塔来说,收购的最大收获是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未来几年中国厂商还是会将海外战略的重点放在欧美以外的市场。与印度厂商不同,中国企业确实拥有在这些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至于进入主流市场的时间,从上次的访谈来看,85%以上的人说要等到5年之后。

  至于收购通用等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资产,我想中国企业会权衡考虑,一方面自己会通过收购外方资产得到合资公司的控制权,但与此同时,他们一定也会考虑这个收购对于技术来源的影响。

  当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经济危机还是带来了许多机会。发生并购的可能性,商用车要大于乘用车,因为相对来说,中国商用车的技术水平与美国同行的差距要小得多。零部件方面的并购,我认为非常有可能,这也是我给中国企业关于海外并购的建议,我们称为珍珠项链的做法,就是一开始做些小规模的投资,沿着价值链一个一个来投资或收购。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没有海外经验的企业。

  戴加辉博士(Stephen W. Dyer, Ph.D。),是科尔尼(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