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报:可乐禁购汇源毋上纲上线 反垄断合潮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 17:51  甘州在线

  甘州在线讯/香港商报今天社评说,这几天鲸鱼访港,但昨天中国(内地)却有鲸吞不遂之事。经过连月的仔细审核,国家商务部昨天宣布,依据国家“反垄断法”,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汇源果汁。汇源对结果表示尊重,可口可乐声称不再提收购。

  社评说,由于可口可乐是国际大品牌,汇源果汁又是中国名牌,故有关案例轰动国际商界,而此案也是对去年8月1日通过的“反垄断法”的最大考验。与此同时,由于此案被炒作为中国对外资并购态度的一个观察点,有关当局的裁决极易引发种种猜测、疑虑甚至指摘,影响更为深远。果如其然,否决收购后,国际上出现种种“关切”意见,甚至责备中国在金融海啸之下实行保护主义。难怪商务部慎之又慎,昨天更强调事件不涉政治考虑,也不会影响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一组数字颇能说明问题,“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商务部依法审查了29起申报,已审结24起,其中无条件批准23起,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反垄断绝不盲目,只有真正涉及垄断、不利公平竞争的申请,才不获通过。

  各界关注是项收购,意见多多本是自然,但牵扯到“抗拒外资”和“保护主义”,刻意针对某国某公司,就未免太上纲上线,完全站不住脚。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吸纳外资唯恐不及,何来抗拒外资;而中国也一直公开高调地反对保护主义,并身体力行,故“中国实行保护主义”也不值一哂。事实上,处理今次并购案,中国有关当局自始至终都是从法理角度出发,以市场实情为根据,最后依据“反垄断法”第28条否决了是项收购。一个国家执行自己的法律,又何必引发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呢?反倒是通过今次否决,凸显了中国切实执行“反垄断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决心。

  社评指,商务部声明,反垄断审查的目的就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确,在有效的反垄断法律和措施下,市场才有良性竞争,才会形成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消费者才会有更多选择,经济才会因而提振,这才合乎整体公共利益。今次之所以依法否决有关收购,就是因为收购可能限制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种类减少,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挤压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等。事实上,通过今次否决,防止垄断,中国饮品市场会更健康,内外资企业和中外消费者都会因此得益受惠。

  或有人觉得,为了区区果汁饮料市场而吓怕外资,并不值得。然而,更深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绝非果汁那么简单。例如制果汁须种植大量水果,一旦出现垄断,就会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等问题。岂可掉以轻心?

  再说,制订和实施反垄断法,不少国家早已有之,中国还是后来者。以美国为例,上世纪初就已通过连串反“托拉斯”、反“卡特尔”等反垄断法案,大大改善了营商环境。近年,全球电脑巨擘微软,也多次因垄断而被欧洲以至美国控告。应该说,美国近百年来繁荣强大,反垄断法案功不可没。没有公平竞争,断难有蓬勃的商业活力。虽然今次没有让可口可乐喝下汇源果汁,却可以换来中国涌现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果汁,岂不是好事一桩?

    相关专题: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