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评论 >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 正文
商务部禁购:收购将影响竞争,未通过反垄断审查□可口可乐遗憾:不会继续收购汇源□汇源无奈:尊重商务部相关批复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正式告吹。商务部昨日发出通报说,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据悉,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可口可乐昨晚8时宣布不会继续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我们很遗憾该项交易未能如计划进行,但我们尊重商务部的决定。”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说。
汇源也向本报发来声明表示,尊重商务部关于可口可乐禁购汇源的批复。
商务部于去年11月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立案后,依据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审查。
商务部经审查认定,这项收购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审查主要有三个原因: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收购行为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收购行为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商务部反垄断局负责人表示,反垄断审查的目的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自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商务部共收到40起包括合并、收购在内的经营者集中申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是第一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当事方应对
进军中国果汁市场野心不死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昨晚宣布,由于中国商务部的决定,可口可乐公司将不能继续有关收购行动。穆泰康表示,“我们将专注于利用我们的资源和专业优势继续发展我们现有的品牌,并致力于研发和创新新的饮料产品,包括果汁领域。”
那么,此番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被否决,是否将打乱可口可乐在华饮料市场的部署?
本月23日将是商务部审查结果公布日期,也是可口可乐与汇源双方约定的收购期限。各种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记者日前曾收到可靠消息称,可口可乐可能放弃收购汇源果汁。原因是商务部不希望失去一个有代表性的本地品牌,因此不想汇源交出品牌拥有权。而可口可乐愿意支付巨额溢价的部分原因,正是汇源强大的品牌形象。
昨天中午,在商务部消息发布前,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华南公共事务及传讯总监赵彦红就“放弃收购”传言对媒体表示:“尚无进一步的消息,正在配合商务部进行审批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可口可乐觊觎中国非碳酸饮料市场已久,并购汇源果汁业务是其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面评论人士都认为,可口可乐在果汁业务上的决心并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不过对于可口可乐今后如何发展果汁业务,不同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
商务部国际投资咨询组专家卢进勇表示,并购被否并不意味着交易中止,可口可乐仍可继续向商务部申请,直至符合标准为止。
经济评论人叶檀认为,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人力、财力消耗后,可口可乐可能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但其并购的步伐不会停止,可能会重新提出方案或者寻找其他的生厂商。
有分析人士则认为,近期内可口可乐不太可能在并购中国果汁企业方面有大动作,反而有可能推出自主的果汁品牌敲开中国果汁市场。
与这些分析相呼应的是,月初可口可乐斥资9000万美元在上海建成亚洲最大的“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主要研发茶、果汁和咖啡饮品。未来3年更是豪掷20亿美元开拓中国市场,用于兴建工厂,强化分销系统。业界认为,可口可乐将以此拉动果汁和茶饮料这两个“短板”。
“嫁不出去”打击大,亟需重布局
汇源
汇源集团昨天晚上向本报发来声明称,汇源集团尊重商务部关于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要约申请的批复。目前汇源集团生产经营正常,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关爱汇源果汁。
关于此次并购案遭“腰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认为,可口可乐未来可以继续收购其他果汁企业,而汇源遭受的打击最大,重新做出战略调整则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分析,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报价相当合适,汇源也在各方面做好了出售的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并购案遭否决,对汇源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汇源若想再以如此高昂的价格出售,难度非常大。
但业内人士仍看好汇源的长期前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而现在又回到了原有的竞争格局,目前汇源在高浓度果汁市场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单一市场份额超过了40%。
■行业影响
“巨无霸”难现,利好国内饮料企业
业内认为,收购案被否对国内饮料行业来说是利好消息,这给了其他企业喘息的机会,尤其是娃哈哈、农夫山泉及康师傅、统一等企业。
我国饮料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饮料消费总量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突破6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金融危机促成中国饮料行业进入大整合阶段,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则被视为这一轮大整合的序幕。
在可口可乐宣布拟收购汇源果汁消息后,包括康师傅、统一、百事可乐、朝日集团等纷纷投入巨资抢占中国饮料市场。
CBCT李志起品牌营销机构负责人李志起认为,收购案被否,对于国内其它饮料企业是利好消息。若并购案成立,可口可乐将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巨无霸”,中国饮料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现在并购不成,包括娃哈哈、农夫山泉以及康师傅、统一等企业都有喘息或反扑的机会,之后几家大型饮料企业将加速市场扩张,抢占市场先机。
■市场反应
汇源早盘暴跌至停牌
在商务部宣布禁止收购前,昨天汇源在港股的动态已表现得不太正常,开盘即跌22%。上午10时13分起暂停买卖。停牌前股价已暴跌19.42%。而业界认为,如果以上一次汇源果汁停牌时的价格4.14元作为参照,估计这次负面消息将有可能使汇源股价重返4元附近,市场需要时间去消化此负面影响。
■事件回顾
并购一波三折终告吹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
9月8日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收购案
9月19日可口可乐称已将申请材料递交商务部
11月6日商务部表示申请材料尚未达标,未立案
12月2日可口可乐、汇源双方公布并购案进入审批阶段,商务部未回应
12月5日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立案受理并购案
2009年1月6日并购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3月18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商务部审查
保护主义还是反垄断?
由于可口可乐和汇源的独特地位,这起并购案在一开始就被赋予诸多市场之外的意义,商务部的一纸判决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争议焦点集中在民族品牌保护和饮料市场反垄断。
与保护主义有关?
在去年这场并购案被公之于众的时候,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4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在很多人眼里,这场并购案一开始就和民族品牌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
新华社昨日发表时评指出,从去年9月这一并购意向为公众知晓后,争议就没有停息过。相当多的说法是围绕“民族产业”和“民族感情”展开的。但是,看企业并购行为正当与否,依据的是法律而不是感情。时评认为,商务部的裁定,鲜明地体现了反垄断法的立法本意,体现了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终极目的。
昨日,不少外媒还将商务部的裁决解读为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贸易保护的“信号”。路透社的评论称,“不管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否合情合理,商务部的决定将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升温的担忧。甚至在反垄断法颁布之前,中国曾利用现有监管法规阻挡了外国公司收购关系重大国家利益的国内企业。”
“我们没有对来自某个特定国家的外商投资另眼相看额外设限,没有如同国内不少人所主张的那样对此案滥用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所谓‘保护主义’云云,从何说起?”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说。梅还分析,根据汇源在中国果汁市场的份额,根据可口可乐的实力,这个裁决结果本该毫无悬念,但这样一件如此简单明确的事情却被人为地说得如此复杂,制造舆论鼓噪者的动机值得探究。
饮料业是否该反垄断?
对于此起并购案被否,也有人士表示“意外”。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曼青称,之前市场一直看好此次并购,但是商务部最终没有批准,今后外资公司来中国并购会更加谨慎。有专家指出,交易失败,将对那些寻求在华并购的跨国企业构成打击。
食品行业是否属于国家权力应该干涉的领域?
经济评论人叶檀表示,收购失败只是中国商业的失败,谈不上是反垄断法的胜利还是广大民意的胜利。两者一个愿卖一个愿买,完全是一个市场的行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造成垄断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提升了一定的占有率。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有点奇怪。“饮料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政府不应该以这种手段干预,商务部应该有公开听证这一步。”
本栏撰文:本报记者吴旦颖胡剑龙欧志葵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