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网:为依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20:08  东方网

  作者:方翔 选稿:包晶晶

  中国商务部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获通过。商务部经过审查认定,该项收购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自2008年8月1日中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首个遭到禁止的案例。

  如果在十年以前,世界饮料巨头能够看上汇源这样一个企业,绝对可以被认为是外资大鳄“看得起”中国企业,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了,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我们对于收购将看的更多。正如此次商业部依法禁止收购所阐述的原因,可口可乐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设定其他排他性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因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项收购带来的限制竞争效果;此外,收购还挤压了中国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给中国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外资对于中国民族品牌“蠢蠢欲动”:2006年,高盛以10亿人民币购得漯河市国资委所持双汇集团所有流通股份,入主双汇集团。这一收购为双汇引入了国际化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支持,理清了产权体系,打通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2007年,股权投资巨头凯雷与中国工程机械第一品牌——徐工集团草签协议,以18.01亿人民币收购徐工机械45%的股权。虽然在2008年7月,这一协议由于未获监管部门批准而自动失效,但这一跨国收购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了诸多争议、质疑与批判,堪称外资并购中的风云事件。至于欧莱雅整合小护士和羽西、SEB入主苏泊尔、TESCO购下乐购,以至当年庄臣“斩首”美加净,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当年,在高盛、鼎晖联合发起的“双汇并购案”中,有人就声言,肉制品行业并购与经济安全关系不大,商务部很快就会批准高盛并购双汇集团。但现在看来,肉制品行业与经济安全关系甚大,因为这是中国民众生活富裕后必然要大量消费,且带有一定刚性需求的领域,也是能创造大量国民财富,并对民众福利提高有助推力的领域。

  外资垂涎三尺的巨大消费市场,我国理应扶持一些本土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以便通过他们的整合来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而提升整个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如果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被外资完全占据,如果这些行业中的中国龙头企业都被外资说收购,很难想象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成功的价值型收购有助于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的价值提升,而“斩首型”收购则是对行业价值的损害。作为收购对象,我们的民族企业无法左右外资收购者的行为模式。因此只有靠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判断。此次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外商投资领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相反,这证明了中国正在走出外商“超国民待遇”的误区,力求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相关专题: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