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投资市场新机遇(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 18:38  《董事会》

  黄立冲:

  需要基金关注的投资市场热点

  在整体商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在选择投资市场的热点方面需要基金关注以下几点:(1)能够切实受惠于政府政策调整的企业;(2)选择现金流状况良好,可以在预想时间内把投资退出的企业;(3)成长性好;(4)估值水平合理。在中国,基金退出手段和途径比较单一,一般是上市或卖给同行,因此基金更倾向于投资未来有可能上市的企业。

  美元贬值,看好黄金相关产业的投资

  全球物价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元升值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美元升值是去杠杆化造成的,即金融危机下,机构投资者们纷纷还债,加上避险资金出逃,美元需求增加。但2008年年底到2009年1月初这种交易的转换已经差不多了,美元需求的增加或将到头,美元贬值是大趋势。目前具有较强保值功能的黄金已经回归到较低价值水平,我们看好现金流较好的黄金类(如金矿等)相关产业投资。

  农业长期看好,短期内受政策刺激效果不明显

  新华社2月1日全文发布了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六年锁定于“三农”工作。其意义不仅在于农业,更在于整个宏观经济。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出现大量失业,农业农村发展受到冲击,幸好政府积极出手,保护粮价,增加粮食直补以提高农民收入,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素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时提供用工机会,补贴农具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我们认为,受惠于一号文件的顺序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其中农业经营格局的进步发展是长远之路,农业类公司短期受益并不显著。不过粮食保护价并不能使国内粮价大幅上涨,略微受益的板块有增加补贴的种业,很多公司过去已经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因此此次政策是一种长远的影响,并不能给它们明显的短期增效,高科技和生物农业项目将受更多的关注。

  中长期不看好银行业

  环球经济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相信危机的第二波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将更甚于对股市的冲击。英、美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来自传统业务的坏账,估计整个坏账注销的过程将持续至2010年,在这之前,美、英的银行将不会恢复其正常的贷款活动。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加大银行放款力度应该在短期内能起明显的拉动效果,但在需求增幅放缓甚至萎缩、资产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最终结果将是中长期不良贷款的剧增,因此建议中长期远离银行股,但短期由于贷款增加会刺激银行盈利的上涨。

  中国商业零售业总体看淡,部分市场细分有机会

  春节期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7.3亿元,同比仅增长6.6%,与去年12月14.1%的增速相比回落较大,一个月内的跌幅也明显。节日期间零售业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受“家电下乡”推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5.6%,主要受益者为家电制造商;加上全国各类促销活动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折扣争取客源,扩大销售。本人认为,节日销售同比增速急降源于:(1)经济危机使人们缺乏消费信心;(2)折扣优惠使货品平均售价下跌,令高档消费群体向中低档转移。预计,未来有品牌和成本优势,以销售中低档产品为主的零售业及餐饮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医药板块中长期有机会

  医药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盈利仍然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但医疗改革停滞不前是该行业增长的最大障碍。近期国家推出医改方案,该方案是一个3年期的阶段性方案,主要涉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近期即将公布实施细则,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价格标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程、药事服务费的规定等。从大趋势上看,国家投入将继续加大,以促进医药市场扩容,站在全年的角度看,医改及其实施细则肯定是医药政策的重中之重;但药品安全、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也值得特别关注,预计医改方案将对制药行业的收入增速提高约5—10个百分点。但医改方案的具体措施和进程有不确定性;整个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我们比较看重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规模较大的企业。

  装备制造业短期受压较大,但前景较为乐观

  近五年来,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工业增加值远超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在全球产业转移、国内产业升级、行业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进口替代并逐步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背景下,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尽管短期内装备制造业依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放缓的影响,但在政策大力扶持等大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有望尽快复苏,我们对该行业长期、短期发展前景看好。

  周鸿祎:

  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是重要

  机会

  我不是经济学家,很难去判断中国宏观经济调整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但就我了解的领域,我感觉中国有两个非常大的机会,就是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在这两个领域,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用户群,如果能够创造出一种直接面对用户收费的服务,类似腾讯QQ和网络游戏,由于用户的基数巨大,那么即使每个用户每个月仅仅花几块钱或是几十块钱,都会变成巨大的收入。越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越会砍掉很多奢侈品的预算,很多企业也会砍掉大规模的广告投入,或者是一些软硬件设备的采购,但是很多个人消费者不会在意每个月在手机上或者在互联网上花掉几十块钱。由于用户基数大,即便有一些用户的流失,也不会对收入规模产生影响,所以我认为这反而可能是未来的机会。

  所以我个人还是看好互联网和手机上网。中国互联网有个特点,我一直认为它是偏娱乐化的,人们会愿意为娱乐付钱,所以我觉得将来和娱乐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潜力非常大。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经营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给很多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现金流。但奇虎并没有直接涉足网络游戏这个领域,我们觉得,网络安全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一个基本的网络安全环境,每个人上网都会受到威胁,个人的财富可能会丢失,个人的机器可能会被劫持,那样的话,可能大家也娱乐不起来,所以我们还是坚定地要把反病毒、反木马、防盗号、保护每个人上网安全这件事做好。

  奇虎现在最著名的产品是360安全卫士,实际上奇虎把自己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为中国超过2亿的网民提供免费的安全上网服务。奇虎的模式,我们是希望通过提供免费的安全上网服务拿到用户,并在这个庞大的用户数量基础上,未来能够提供一些新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比如说,我们现在也跟一些厂商合作,推广一些高级的杀毒软件服务,我们也提供一些外部游戏的服务,将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面对用户的增值服务体系。

  郑磊:

  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期待政府“敢于作为、勇于作为”

  金融危机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困难,业界人士的观点见仁见智,但真正对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抱肯定意见的人不多。欧美、日本必然进入一段时期的经济衰退,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其实相当简单,理由是,这些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已经完全使用了自己体制上几乎所有的优势要素,面对危机,已无更好的应对办法和腾挪空间了。而得出中国最有可能率先恢复的结论也很简单,因为中国积累在体制中的能量还只释放了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调整的余地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充分发挥能动性,解决中国经济目前问题的方式是很多的,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就是促进经济大发展的一个主引擎。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等,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分为融资市场、投资市场和中介市场。中国市场如果以其实际外延来看,几乎算不上是一个具备基本结构的市场。从融资方面看,间接融资仍是主要渠道,而且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实际上这个渠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是很难求助于此的;直接融资的准入门槛过高,上市不仅受一些硬性财务指标的限制,而且也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这个问题无论在已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还是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方面,都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工具基本还没有成型成规模,很多只停留在粗略的文字规定阶段,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小额贷款步伐缓慢,民间一般放贷人等新政还未见推行,所以说这是一个残缺的融资体系。从投资方面看,似乎更加乏善可陈。创业投资始终走不出退出无路的政策怪圈,资金汇集也仍然笼罩在非法集资的阴影之下;没有外部资金支撑,企业发展和扩张效率很低,除了垄断行业,国内多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都很低,缺乏资本支持下的规模整合和资源重新配置。在中介和市场环境方面,资本市场对于诚信和法制的要求更高,这方面缺陷造成的交易成本阻碍了大量投融资活动的进行;中介机构鱼龙混杂,增加了市场噪音,未能起到沟通资金和项目方的作用。

  关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呼吁已经喊了多年,为了应对失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与不良影响,国家鼓励创业,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出口和产业升级,但是这所有的目标都与资金有关,都受限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解决的根本思路是政府要放松审批,加强服务和监管。在中国银行体系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以及按照WTO承诺全面放开后,首要工作应该是给自己的手脚松绑。已完成框架设计还没有开始实验的,要尽快试行;已经小范围实验成功的,应该尽快广泛推广。尽快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法制管理力度,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逐步去除。如此去做,民间资本释放出的能量是惊人的,何愁渡不过这场金融危机?在这个问题上,胆子要再大一点,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快一些,政府要敢于作为、勇于作为,将危机转化为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的良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