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购房退个税政策该不该叫停

  周义兴:紧急叫停购房退税好

  在国内多个房地产热点城市官员陆续表态“不托市”的背景下,国务院叫停重庆市拟实施的“购房退个税”政策,这表明“救楼市”风向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段时间,北京、上海,以及广州与深圳地方主要官员对当前高房价纷纷作出不救市的明确表态,这次国务院对重庆的“购房退个税”政策的紧急叫停,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着行政与市场多重含意的政策信号。

  首先在行政取向上,房地产之所以在国内不少城市一直扮演着经济支柱角色,就是因为对地方经济,也就是对地方GDP的贡献十分巨大。所以有些城市的地方官员出于自己政绩上考虑,可以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房地产行业表示出了青睐的行政取向。因为高房价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而蜂拥而来的资金投入不但可以进一步推高房价,并且还能使土地更为紧缺而使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滚滚而来。但已有的社会事实也证明,正是这样的地方行政与房地产行业的利益关系,使得一些地方行政取向不仅远离了自己的社会公共服务理念,并且在房地产行业发展中显露了与民争利的不当角色,可以说这是一种本不该有的行政尴尬。

  在此社会背景下,这次国务院对重庆“购房退个税”的紧急叫停,不但具有很好的纠错的意味,而且或许也是要求地方行政回归本色———公共服务的信号。

  从市场角度讲,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房价,还可能进一步对国内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地方政府的“不托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种对高房价的适当的纠错性行政干预。

  吴睿鸫:形成救市共识更紧要

  去年年底,重庆市推出购房退个税政策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反对声音远远大于赞同声音。有专家学者认为,实施这项公共政策,只能让富人受益,穷人买不起房;更有不少网友认为,购房退个税,有政府“托市”嫌疑等等。

  然而,尽管绝大多数公众对国务院的紧急叫停决策,持赞同态度,但是,笔者觉得,我们应跳出叫停购房退个税这个狭窄思维,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房市问题。窃以为,形成救市共识远比叫停政策更紧要,惟有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形成统一的救房市共识,才能有效避免类似购房退个税政策的频繁出台。

  眼下,全国的楼市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从房价来看,处于涨跌拉锯战阶段;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拉动内需是否就是维护高房价,也在激烈地辩论中。在楼市微妙时期,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出现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声音:一厢是政府采取种种手段力挺房市;另一边是政府开始与高房价“决裂”。

  正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救市共识,才形成了救市理念的五花八门:譬如,年前被媒体关注的“久耕托市”是最鲜活的例子。紧接着便是万科南京公司降价卖房被指价格欺诈遭到物价局查处,一时之间政府部门该不该管制房地产商降价,各界争论纷纷;而今年年初,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在当地电视台一直播节目中喊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更是把“政府托市”发挥到了极致。1月中旬,在参加上海市“两会”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明确认为房价“不能再涨了”,并且上海未来没有拯救房市的打算。

  笔者以为,要想让房市恢复“青春”和朝气,尤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尽可能达成“不托市”和“房价应理性回归”的共识,唯有形成这样的共识,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更能让房地产市场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张永琪:“叫停令”就是不准救市令

  重庆市出台“购房退个税”政策,打的旗号是“刺激房产消费”,这显然与扩内需挂上了钩,但其实质则是“救楼市”,对房地产商来说是利好消息,而对因囊中羞涩而买不起房的市民来说,则是利坏消息。时至今日出台这样的政策,既不合时宜,也无助于楼市走出困局。

  早在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就已发布意见,要求开发商“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合理的价格”实际是对虚高的房价开出了药方。时隔仅20天,建设部部长又强调,地方政府不许再越权出台救市政策,这已再次向开发商提醒,别指望政府救市,只有降价售房,才是唯一出路。

    相关专题:

    全面拯救楼市方案出台

    相关报道:

    重庆否认购房退税被叫停 称中央部门只是电询

    叫停重庆购房退税属个案 楼市调控基调未变

    国务院紧急叫停重庆购房退税政策

    上海目前不会实行购房退税 购房客看重性价比

    重庆市政府:未接到购房退税政策叫停通知

    吴睿鸫:叫停购房退税 不折腾才能保增长

    购房退税是偏方

    中央地方再救楼市 上海酝酿蓝印户口措施

    购房退税重现 地方政府欲借税费杠杆撬动本地楼市

    大众最期待购房退税优惠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