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45年10月16日成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10月16日,被选为世界粮食日,以唤起人们对粮食的重视。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为什么要年年唤起?事实上,越是基本的常识越需要轮番唤起。最早的教训来自春秋时期齐国旁边的鲁国和梁国。
齐桓公为了称霸,下令大家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一时间全民皆丝,丝价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丝,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丝,给金三千斤。于是,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丝运到齐国卖了高价,鲁、梁两国国君看到利润丰厚,就要求他们的百姓都去织丝,没人种粮食了。
只一年,两国就出现了饥民,再回头补种粮食,为时已晚。鲁、梁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不得不服从齐国的霸权。
粮食是命根,国家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时,必然就会以粮食来相互制约。粮食的衍生品除了美酒、乙醇,其实还有国家安全。粮食的决定性意义,在战争中显露无遗。
官渡之战,曹操一开始总是输,最后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最关键的就是因为他烧了袁绍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历来以粮为纲,饿着肚子是没法打仗的,烧了对方的粮草,则胜券在握。粮草如此重要,所以曹操亲率5000名将士前去乌巢,一把火烧了袁绍的军粮,袁绍兵败如山倒。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高手,在祁山打了一场粮食战争。《晋书》记载,司马懿赶到上邽,成功地阻止了诸葛亮的抢粮行动,虽然诸葛亮在祁山附近打败魏军抢到少量粮食,但是没有影响司马懿主力部队的粮食供应,而蜀军依然缺粮,不得已只好退兵回川。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冷战,二战后的冷战,粮食一样成为利器。前苏联首先用来对付美国。
就在刚占领柏林的1948年,苏美矛盾激化,前苏联心一横,干脆封锁了西柏林。那里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西方占领军,不生产任何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美国没有办法,只好在空中运粮的同时,和前苏联谈判,最终作出妥协,解除封锁。
30年后,轮到美国挥舞这个绝对致命的武器。
前苏联1979年悍然入侵阿富汗,美国就直接停止对前苏联的粮食援助,还联合其他国家对前苏联进行粮食禁运。一旦前苏联沿着所谓的新思维指引的方向进行改革时,前苏联要多少粮食就给多少粮食。结果呢?前苏联解体。
粮食是沉默的,它没有石油那么嚣张,而危机一旦爆发,就比流血还残酷。粮食是国家战略,给你是胡萝卜,不给你就是大棒。一个国家粮食不能自给,或者玩出粮食泡沫自欺欺人,付出惨痛代价是迟早的事。
谁知盘中餐,粒粒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