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决危机最佳办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 22:17  《新理财》

  这是一场财富蒸发运动,全球央行总动员紧急救火。无论如何,短期内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们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对于以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是外需暂时性萎缩。

  外需引擎熄火,短期内防止经济下滑的最佳手段,理论上就是启动“投资”和“消费”这两个引擎。前者需要政府积极搞公共工程,并且降息,这两件事中国已经开始做了,从各种迹象看,后面可能还有更大的动作。而启动消费引擎短期内几乎不可能。

  积极财政和降息短期内能提振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还是要靠制度变革提升劳动生产率。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人们对此议论颇多,但现实中,中国经济增长靠简单投入持续了很多年。以前中国劳动力似乎无穷无尽,由于价格管制,资源似乎用之不竭。然而,近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开始吃不消了,不得不考虑靠技术改造、生产高附

  加值产品图谋生路。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后发优势存在,发展中国家只要制度不构成障碍,就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坎。但是,目前中国确实存在产业升级的制度壁垒,其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价格、金融和资本。资源产品价格长期被人为扭曲,使得市场根本没有动力增加供给或者替代产品,企业没有动力去搞产业升级;能耗指标被列入地方领导政绩考核表中,而这更应是企业和市场的工作;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小企业,但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更多将精力放在规模以上的企业身上,地方政府更乐于“做大做强” ,搞企业集团。

  1996 ~ 2001 年,我国经济呈现“国退民进”的市场化趋势。在 2004 年之后,由于宏观调控,诸多行业反而出现“民退国进”的局面。实际上,宏观调控只是政府应对经济非常局势时候的非常规行政强制手段,这是数百年来人类从市场中学到的基本常识。

  以上制度性瓶颈构成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最大挑战,我们只需破解其中一两个,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空间将非常惊人。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的剧烈动荡,中国应该加大对内的市场开放和改革。这应该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政策思路。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刺激经济需要“踩油门” ,但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松刹车”更为有效。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短期冲击可能不会很大。考虑到中国万亿外储和美元贬值前景,中国经济的难题不在现在,而在未来。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说,进行制度变革,放松国内市场管制,加快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缓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办法。

  而企业,应有自己的远见和敏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