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普洱茶国标会改变什么(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23:06  《法人》

  “国标”推出后,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由于云南一直在积极制定标准,因此为了不必要的争议,他们一直在做一些准备。他们生产的普洱茶虽然也从云南采购原料,工艺也没有变化,但是在称谓上将不再叫“普洱”,而直接叫“广云贡饼”,以适应国标出台后可能面临的争议。

  实际上,对于云南省一直在推动制定的普洱茶标准,业内早已有所争论。有专家认为由云南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太过狭隘,虽然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占了全国的80%,申请原产地保护虽然也是保护知识产权,但也应该重视历史和现实,比如广东等地也生产一部分普洱茶,并且担负着中转、流通和创新发展的功能。

  著名公益律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普洱茶如果有国家标准的话,显然不应以产地为因素,产地是产品地理标志要素而不是产品标准要素。”

  周泽表示,“产品地理标志”属于商标管理范畴,某些产品的品质与所在产地的地理环境有关,故把相应地域生产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都统一用一个产品名称,是为地理标志产品,例如赫赫有名的“金华火腿”。

  当然,“产品地理标志”也有可能带来其他的问题,比如即使是规定产地生产的普洱茶也有可能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比较粗糙,国标显然对此类情况难以规范。

  “普洱茶更多是一种制作工艺的划分,而不是存在着普洱茶这样的树种。”一些专家提出疑问,“如果一定要进行原产地保护,是不是名气更大的铁观音、绿茶龙井等等也要申请呢?”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国标的内容有些过于狭隘。

  能否重振普洱茶?

  现在,普洱茶产业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国标的出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产业有所促进,但其依地理范围核定名称使用权,也有可能会大大限制产业规模。

  2007年之前,云南普洱茶高价拍卖的新闻屡见不鲜,普洱生产商对市场充满期待,一些职业“炒客”也像炒股一样,疯狂炒作普洱茶,普洱茶的内涵也由传统饮品化身为可以升值的“收藏品”。

  而云南本地茶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高峰时期,不仅云南省大部分茶叶原料被用于普洱茶加工,而且并不适合普洱茶加工工艺的少量福建、四川茶叶原料也被制成了所谓的“普洱茶”。甚至出现大量进口缅甸、越南的茶叶制作普洱茶的现象。

  “普洱茶的拼配是传统的工艺,就我个人所知,95%的普洱茶成品都是拼配过的。比如一些普洱茶品牌用7成的缅甸毛茶加上3成的本地晒青,做成的产品是否算云南普洱茶?”上述网名为“普洱茶博士”的普洱销售商这样告诉《法人》记者,在普洱茶疯狂的06、07年,因为产量太大,本地原料跟不上,一些大茶厂有几乎一半的毛茶都是采用缅甸茶。

  “普洱茶博士”表示,他认为此次“国标”就如新出台的医保规则一样,是避重就轻和毫无意义的。普洱茶的质量和茶种有关,就算是全部云南本地茶种,还分为春茶、雨水茶和秋茶,那么按照国标规定,是否只要是云南本地的都算呢?比如俗称的“大马茶”,是云南茶在马来西亚存储2——4年再运回来加工的,这种茶品是否能算普洱茶?

  从去年开始,攀上巅峰之后的普洱茶又迅速跌到冰点,目前我国的普洱茶市场仍处在调整期。尤其是由于2007年的一些普洱茶“名不副实”,所以2007年出产的茶就格外难卖。

  “普洱茶崩盘之后,大厂商用料锐减,今年云南很多地方连春茶都没有消化完。”“普洱茶博士”告诉《法人》记者。

  经过疯狂炒作后,今年普洱茶价格也已大幅下降,目前的普洱茶价格已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此前被炒家爆炒的几大普洱茶品牌,今年售价只是最高时的十分之一。同时,大批的普洱茶专卖店都被淘汰了,剩下的普洱茶专卖店,很多都在苦苦维持。

  “普洱茶并非只是‘原料’这一个关键的问题,工艺和制作的流程才是重点,特别是熟茶、熟普。”“普洱茶博士”表示,尽管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市场培育期和快速发展阶段,熟茶和熟普的工艺和流程至今仍没有一个规范的细则,有的只是一些“专家”或者“著名茶人”的经验和个人的片面总结,在形式上头头是道,而在具体的工艺制作之中“高科技”的东西却屡见不鲜。

  在他看来,云烟、云花和云药成为支柱性产业,都至少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云南的普洱茶要想成为四朵金花里面的一员,并非只是一个地理保护标准的事情,尽快的在工艺和质量方面努力,才是正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