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靠什么限制垄断行业高福利高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11:18  大河网-大河报

  叶祝颐

  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了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文章。文章指出,目前我国进入了价格改革的攻坚阶段,今后将加快推进垄断行业价格改革,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高成本和高价格。(见11月13日《京华时报》)

  垄断行业高福利、低效率的运转模式,提高了企业成本,抬高了产品价格,加重了民众负担,公众一直期待打破垄断行业特权,改变这种怪现象。在经济形势出现下滑,急需扩大内需的当下,国家发改委官员提出这个问题,体现了对价格改革的诚意与对民意的尊重,值得期待。但是,这是否能真刀真枪地落实,民众仍有疑虑。

  福利的本义,是一个单位或者政府给相关人员提供的一种特别优待,但多年来,一些垄断行业纷纷出现了“垄断福利”。除了水电油气等能源单位外,公交职工不买车票、铁路职工免费睡卧铺、电信职工打电话优惠……不一而足。至于垄断行业(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享受高薪待遇,子女世袭垄断权利更不算什么新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曾经分析说,“造成垄断福利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资源配置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机制,所以自然形成垄断或特殊部门的特殊利益。二是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制度惯性。现在有些垄断行业出现的高福利现象,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了”。

  严格限制垄断行业高福利并不是件易事。事实上,一方面声称企业成本上涨、谋求涨价,另一方面坚持高福利与垄断暴利政策的垄断企业并不在少数。高福利增加了经营成本,助推价格上涨,倒不难理解。但令人费解的是,即使经营成本降低,有的垄断企业也不愿意降价让利。比如两大石油巨头涨价急吼吼,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降价慢吞吞,甚至拒不降价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要让垄断行业走出高福利、高成本、高价格的经营怪圈,寄望于垄断企业自我反省和舆论呼吁显然行不通。对此,审计部门应加强审计监督,增加其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定价与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透明性;而且应给垄断行业补上社会责任课,督促他们向国家分红,向百姓让利。

  但是,要想更有效地限制垄断行业高福利,必须依照《反垄断法》的要求,从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充分引入、激活市场竞争,并且保护好合法市场竞争,让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合法市场框架内充分博弈,让市场经济在充分竞争的合法市场轨道上运行,依靠市场的力量逐步打破垄断企业“一企独大”的垄断经营局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