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珠海航展上,无论是飞机制造公司、航空工业还是政府部门,所发布的数字都很乐观。 例如:全球两大支线飞机公司———巴西航空和庞巴迪公司预测的数字一个比一个高: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预测,至2028年末,中国30至120座级的支线喷气客机机队规模将超过1000架,其中新增支线飞机875架;而庞巴迪商用飞机公司相关人士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需要2064架支线飞机。两个公司预测数字相差1倍以上,孰对孰错,谁也说不清。
但偌大的市场不等于航空工业就可以大踏步前进。“飞机制造”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这其中,完整的产品技术体系和优良的生产组织体系,将成为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过去多年间,国际飞机制造业被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全面垄断,而支线飞机也仅仅有庞巴迪和巴西航空两家,足以说明飞机制造领域不是随意可以涉足的。目前,中国大型飞机专项已经启动,对于大型客机而言,需要的是10多年的不断研发和攻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目前国内航空制造业就此开始出现各地分灶吃饭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集中力量干大事的。试想,空客的成功是集合了欧洲多国的力量打造,并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的结果,我国航空工业本身基础就不强,如果再分灶吃饭后果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合资与自主研发产品之间的竞争将是激烈的,大型客机和A320之间,ARJ21与ERJ之间,估计都会有一场硬仗。由于都在中国制造,这场硬仗不仅是产品、技术方面的,也将是航空制造商以及项目所在地方政府能力的比拼,这种比拼,可能损耗中国航空工业的内力。与汽车、钢铁、石化等产业的投入相区别的是,航空产品的地域性特点是很弱的,过去不同省份生产的汽车、钢材,可以在本地消化,因此即使规模不大,效益也不差,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如今,航空工业所制造的支线飞机、干线飞机哪怕是小型通用飞机,都很难是一个地区性的产品,不可能通过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在某一区域内热卖,因此,这更加大了投资的风险。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沉寂多年,如今再度升温是大势所趋,但如何防止一哄而上形成泡沫,也是相关部门和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