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偶像的倒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 07:18  《数字商业时代》

  王石、牛根生.......

  2008年,企业领袖们屡次在一夜之间处境逆转。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把企业领袖们带进一场日益激烈的淘汰赛。

  不能再以企业家之名,行创业者之实;不能只跟对手赛跑,你必须与自己角逐。

  个人形象 善恶两极

  采访·撰文/丁凯

  或天使或魔鬼,粗放地经营企业家个人形象最终导致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自我圣人化 舆论妖魔化

  企业家个人形象塑造仍幼稚

  中国企业领袖的形象,舆论对其定位往往非黑即白。如果还无法做到把“所有者”和“经营者”两种形象截然分开,就更需注意,不要把自己“圣人化”。

  “问题奶粉”事件顷刻间摧毁了包括牛根生在内的乳业领袖企业的个人形象。牛根生先前一直是朴实、厚道的商业领袖,并因“裸捐”了全部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而为人瞩目。但在三聚氰胺的重压之下,这一切都成了“作秀”,指责的声浪中最极端的态度是牛根生不仅该辞职,还该被刑拘。

  今年8月,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说:“我发自内心地认为王石是接近圣人的人。中国就找不到圣人,只能说有些人接近圣人,而且还自愿接近圣人,这应该积极推广、表彰。”

  牛根生曾被称为“全球裸捐第一人”,因为他不仅是全球第一个捐出全部股份给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还规定家人不得继承,未来只能领取不低于一线城市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其“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观念一直被认为具有“大智慧”。

  然而两位“圣人”形象的倒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百龙集团董事长孙寅贵认为:“企业领袖不能把自己‘圣人化’,人有一点私心,有点小毛病是正常的,做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

  孙寅贵是1993年名列首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企业家,据他所说,当时与他一同上榜的富豪,没“出事儿”的,今天仍然在商界打拼的,只剩下五六人,由此可见,孙寅贵也深得“明哲保身”之道。

  “我们的社会环境还很复杂,很不成熟,企业领袖把自己‘圣人化’,就不可避免地让人怀疑。”孙寅贵说:“其实咱们的企业家们不妨学学萧何自诬,萧何当丞相14年,从未犯错,刘邦就难免想要整他。萧何赶紧给自己制造罪名,最后入狱而保全性命。可韩信就是不肯如此,最后不就完了吗?”

  实际上,“圣人化”恐怕并没有错,如果在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环境下,“圣人化”的企业领袖形象很可能对公司经营管理有利,但问题在于,自我“圣人化”的企业领袖们身处的是一个喜欢将企业家“妖魔化”的社会。

  我国的企业家从最初诞生,其形象就在天使与魔鬼之间跳跃。从“傻子瓜子”大王年广久开始,这种“两极待遇”就从不曾休止。历史上已有数次“妖魔化”企业家的浪潮:从最初的剥削工人,走资本主义道路,到原罪和第一桶金的讨论,再到侵吞国有资产等等,数年一个轮回。

  2004年,张维迎曾公开呼吁“舆论环境不要‘妖魔化’企业家”,并表示:“中国社会现在最不需要勇气的就是骂企业家了,因为企业家一般不敢还口。”至今,“JS(奸商)”作为一个流行语汇,仍然在互联网上被广泛用于指代所有企业经营者。

  因此,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劝诫:“企业家要低调。”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则表示:“企业家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一定要谦虚,心态平和。”

  在一个不适宜企业家自我“圣人化”的社会特定阶段,企业家的形象一旦倒塌,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企业股价大跌、业绩大幅下滑,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家们的个人形象几乎就等同于公司形象。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还没有在中国企业层面实现分离,因而,民营企业家往往通过经营个人形象来经营企业形象,最终造成一旦有事发生,就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国庆表示:“国外很多知名企业,实际上公众并不知道他们的Founder(创始人)和Owner(所有者)是谁。”东星集团董事长兰世立也表示:“波音和空客大家都知道,但是没几个人能说出他们的老板是谁。”

  在现实的情形下,企业领袖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个人形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所以,企业家形象的好坏对于企业来讲,既有可能形成贡献,也有可能带来风险。成熟的企业必须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对企业领袖的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边界进行清晰的区分。

  眼下,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快速消费品企业组建了专门的顾问团队,对企业领袖的个人形象进行管理。由于每个企业家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种管理必须因人制宜,量身打造。

  当然,今天绝大部分企业领袖仍然是凭借个人的脾气秉性,率性而为,这种粗放的个人形象管理方式,将在某些时刻给企业造成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具体说来,企业家的外在形象、气质,抛头露面的时机、场合,与员工的互动,与公众的沟通,对热点事件的态度等,都应该纳入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单纯的“圣人化”,不仅让企业家们倍感疲惫,而且有时会引起负面效果,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将其视为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有目的、有主题、有节奏地进行。当然,经营个人形象,离不开企业领袖对自身准确的“定位”,这就如同为市场寻找适销对路的产品,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很难看到成熟地经营个人形象的企业领袖。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