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分析奥巴马如何谋划中美经贸格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3:46  南方日报

  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表示,现在奥巴马的政策班子和将来的经济路线是不清楚的,但对当前危机可能不会明确。政策上的倾向性是很明确的。美国民主党代替中低收入或者中产阶级以下民众的,可能是这段时期里,共和党执政时期被忽视和轻视的。

  自1980年代以来,里根政府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便是美国社会的主要潮流,其间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对其修整力度均较为有限,而美国经济一度持续发展也给了市场正面的印象,不过,自去年夏天开始的次贷危机和目前仍难以预料的全球经济衰退却给美国提了个醒:这种潮流需要终结了。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林宏宇林宏宇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将脱离过去20多年占社会主流的“小政府、少干预”模式,走向类似上世纪30-40年代大行其道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位新上任的总统都会将既往的政策做出调整,奥巴马政府一定会全面审查各个领域里的对华政策,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关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2007年奥巴马在总的原则方面做过一些正面评论,表示继续进行战略经济对话是“一个好主意”。据分析,中美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会继续进行,因为考虑到中国市场如此庞大和重要,继续进行高层次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未来国际体系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将依赖于大国在重大问题上的合作。

  本报驻京记者胡剑龙杨小亮

  华南美国商会:游说新政府促进贸易开放

  红白蓝布条,模拟投票间,背景板上的白宫,“奥巴马”和“麦凯恩”模型笑容可掬。大屏幕上是CNN的大选直播,旁边,美国版图上的“红蓝攻防”实时更新。大厅里人头涌动,美国客商们热烈讨论着,不时还有身着蓝色礼服、头戴红白相间条纹礼帽的金发碧眼在人群里穿梭。

  昨日中午,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远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里,由华南美国商会举办的总统大选庆祝派对也在同步举办。当电视大屏幕上宣布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大选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美商们高举双手,互相拥抱。

  “商务人士一般都会倾向于麦凯恩,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商人。因为共和党比较崇尚自由贸易,而民主党的执政方针趋于保守。但事实上奥巴马已经获胜,那么我们也会支持他,并且将尽己所能游说新总统,倡导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

  只有自由贸易才能达到双赢

  美国新科总统奥巴马曾公开发表意见认为,中国必须改变汇率政策,更多依赖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而不再主要依靠出口,甚至提到过会考虑依照相关的法规用紧急保护措施来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奥巴马在竞选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一直让中国外贸人士忧心忡忡。

  对此,哈利倒表现得不太担心。他说,总统候选人在选举过程中的讲话,很多时候是为了拉拢选票,当真正成为总统之后,就必须面对现实。而真实情况是,只有自由化的经贸合作,才是达到双赢的状况。

  “贸易保护措施当然不是作为商会的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如果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并对中美两国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的话,我们会与亚太区总商会、欧洲总商会,甚至我们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取得联系,向政府游说,向他们倡导开放性的自由贸易政策,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哈利说。

  哈利还说,虽然他们并没有对会员企业做过调查统计,但从执政方针上来说,民主党与工会的联系比较紧密,贸易措施上趋于保守,而共和党倾向于自由贸易,因此据他猜测,在华美商可能会偏向于支持麦凯恩。但既然奥巴马已经获胜,那么他们也会支持新总统,并努力向新政府施加积极影响。

  “我们相信即将上任的新总统奥巴马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态度和想法,从而给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美国经济也能很快复苏,美元也会恢复坚挺。”他说。

  在粤美商将积极开拓内地三四线城市

  随着金融海啸在全球经济影响逐渐蔓延,不少在粤投资的外资企业放缓或收缩在华业务,甚至有企业发生集体裁员现象。对此,哈利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华南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还没发生任何类似的事情。而有关调研显示,在粤美商的拓展势头并未改变,并且投资的重点从生产制造向科技研发转变。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以外的很多国家经济开始放缓,但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仍将保持8%到9%的增长趋势,中国老百姓依然支持购买美国商品,这是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比起其他地方,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的情况仍然很好,更显示出华南本地市场的优势。”哈利说。

  哈利说,10到15年前,美国企业只关注中国的一线大城市,但从2年前开始,很多企业意识到二线、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还有待开发,这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于目前中国政府力推的促进出口企业转做内销的趋势,哈利认为,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巨大,众多中国出口企业将目光转回国内市场,只会构成一种良性竞争,结果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高科技含量但价格优惠的商品。本报记者吴哲

  财富时评

  奥巴马新政增添中美经贸变数

  梅新育

  奥巴马终于实现了他的“美国梦”,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他当选的事实本身已经开创了历史,而他的当选将给美国经济、给中美经贸带来什么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毫无疑问,目前这场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必将对世界经济体系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正如1930年代大危机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和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一样,这场危机即使不是“撒切尔-里根革命”的终结,至少也意味着“撒切尔-里根革命”的没落。无论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今日反危机对策与其昔日竞选政纲完全背离,还是奥巴马那富于“新政”色彩的竞选政纲,都表明了这一点。然而,奥巴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的竞选政纲,仍然存在众多不确定性。

  首要的约束因素是他的行政能力。在美式政体下,总统的竞选政纲、他当选后会切实努力推动的政策、他能够通过立法程序最终付诸实施的政策并不是一回事,这三者不可能完全重叠,重叠程度取决于总统的行政能力,亦即他“摆平”各派政治力量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近80年前,在高举“新政”大旗入主白宫之前,富兰克林·罗斯福已在海军部助理部长和纽约州州长职位上经受了历练;可是,在这个方面,奥巴马的经历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他的行政能力。那么,我们如何确信他有能力推行他的竞选政纲?

  其次,他的某些政策主张固然有助于矫正美国经济的某些时弊,并赢得更多的选票,却有可能加剧美国经济的另外一些痼疾。例如,他提出要给95%的美国家庭减税,同时向岁入25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增税;麦凯恩主张对适用于大多数纳税人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税继续执行下调后的15%税率,奥巴马则表示希望至少能将这两项税率提高到2003年下调前的20%,甚至更高。自从1980年代“撒切尔-里根革命”以来,无论是初次分配体制,还是税制所代表的二次分配体制,其总体发展趋势都是加剧美国的收入分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给这一趋势火上浇油。根据美国国税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6年美国1%最富有人群在全国调整后总收入中所占份额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甚至有可能是1929年以来的最高点;同时,这个群体的平均税率跌到了至少18年来的最低水平,他们在税负中所占份额虽然有所上升,但增速不及其收入所占比例的增速。

  根据公布的数据,2006年,1%最富有美国人在全美调整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2%,高于2005年(21.2%),更远远超出1988年的水平(15.2%),为美国国税局严格记录对比数字19年来之最。美国国税局以往的数据显示,上一次达到2006年的水平是在1929年(亦即资本主义世界迄今最严重经济危机爆发的那一年),但收入计算方法改变使得研究者难以精确比较这些数据。2006年,基于调整后总收入的美国1%最富有人群平均税率为22.8%,略低于2005年,为连续第5年下降,该群体平均税率1996年为28.9%,1988年为24%。这个群体在2006年所得税总额中所占比例为39.9%,高于1988年时的27.6%,但在公布数据的最近5年中,他们收入所占比例的增速要快于其所得税所占比例的增速。

  收入水平分化严重,给美国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强化税制的“再分配”色彩,实属必要。然而,与中国国民储蓄率过高不同,美国的问题是国民储蓄率过低,而高收入者储蓄率较高,奥巴马这样的主张假如付诸实施,很可能将恶化而不是改善美国的国民储蓄率。

  近年来,以美国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为表现的全球经济失衡空前严重,中国则是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之一,是美方统计的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中美经贸争端有激化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疑非常关注美国新当选总统的对华经贸政策。不可忽视的是,与麦凯恩相比,奥巴马的自由贸易色彩要淡漠得多,他关于压迫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监督和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等言论已经让中国对外经贸部门引起了关注;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包括对华政策在内的对外经贸政策上,奥巴马的一些竞选主张具有空想色彩,因而可行性不佳,对我国的潜在威胁也就相应没有看起来那么大。

  以奥巴马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主张而言,他主张提高人民币汇率以便为美国制造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问题是他的这项主张与他的终极目标相互冲突,不可兼容。美国的货币霸权是经济霸权的最高体现,经济霸权是其政治和军事霸权的基础,政治和军事霸权又反过来巩固其经济霸权。这样,当次贷危机局限于美国国内之时,市场参与者们纷纷“逃离美元”,它对美元的汇率发挥了削弱作用;一旦山姆大叔将这场自己国内的危机搞大成为全球危机,市场参与者们必然要“逃向美元”而抬高美元汇率。奥巴马如果真能改善美国经济,美元还将进一步走强。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