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源并购案明确的就是品牌无国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 13:12  新闻晨报

  作者:李华芳

  围绕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的争论,延续了一贯的思路:居心叵测的外国公司要并购享有盛誉的民族企业,会有损中国的利益。再加上《反垄断法》的出台,又多了一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汇源董事长朱新礼说出“品牌是无国界的,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应该用民族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立即招来了一片“卖国贼”的骂声。这种情形似曾相识,凯雷欲并购徐工时,民族主义同样成为了全球化的绊脚石。

  按照反对并购者的观点,任何跨越国界的生意都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奇怪的是,这种逻辑下可以得出美国企业来中国那一定是怀有阴谋,却又认为中国企业去非洲那就是带去福音。这种奇谈怪论除了逻辑混乱之外,也误解了跨国公司的性质。可口可乐是一家全球性企业,严格来说并不单纯是一家美国公司。这不仅是因为分散的股东使得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不一定是美国公司,而且是因为可口可乐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合作关系。

  单在中国,可口可乐就与中粮集团、上海申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有长期的合作。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公司的形态已经非常复杂,它不仅赚中国人的钱,也赚美国人的钱,或者更确切地说,它赚一切可赚的钱。可口可乐全球7万多名员工,中国员工占了3万多,简单地为其贴上一个美国公司的标签恐怕是不恰当的。如果说汇源还带有本土公司的意味,那么可口可乐无疑是“品牌无国界”的最佳代言者。

  米什金在《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中已经表明自由贸易为世界带来的好处,跨国公司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可谓居功至伟。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全球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从世界范围来看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不同企业各有所长,进行专业化分工后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同时要考虑规模经济,所以企业会出现分拆和并购,主要是在分工效率和规模经济之间取平衡。

  当然企业之间的联合不能以降低市场效率为代价,例如造成垄断,进而妨碍了其他企业的进入,也阻碍了竞争,这个时候会对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造成极大的损失。尽管垄断企业本身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但从整个社会来讲损失很大,因此需要反垄断。那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真的构成了垄断吗?

  按照《反垄断法》及相关规定,几种垄断的情形包括:签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此事件有可能涉及的是前三项,其中商务部调查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经营者集中”。此次并购双方的营业额度的确超过了规定标准,所以有可能涉及反垄断审查。事实上如果要反垄断,可能首先就要对汇源本身有所审查。因为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汇源在中国的纯果汁领域的份额已接近一半,足以影响市场价格。但问题在于,即便是并购成功后的企业也很难说占有百分之百的市场。同时还要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是否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否则也很难用《反垄断法》来处理。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此次并购,是否垄断还未定,品牌无界已可知。坊间以民族品牌为由予以反对,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说,可口可乐收购了汇源之后,改名或者弃用也只是一个企业的考虑,如果“汇源”品牌最终消失,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在全球竞争中它没有壮大成“可口可乐”,还不够国际化。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