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为:抢在最前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 18:27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 刘启诚

  含泪加班赶制1亿多救灾通信设备

  灾难后,保障通讯至关重要,华为“临危受命”抢时间。

  5月21日,在北川县片口乡协助中国移动抢修基站的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员工袁翮和郭亮亮,奋战4天顺利开通基站后乘坐直升机返回成都。在年仅24岁的郭亮亮眼里,赴重灾区参加抢修,是本命年一件让他感觉最震撼的事。

  事实上,和袁翮、郭亮亮一起出现在四川重灾区的华为人有20支队伍共196人,这其中,不仅有袁翮和郭亮亮这样的普通技术人员,还有华为的董事长孙亚芳以及其他一些高层。无论是前方的抢修人员,还是后方的供应链人员,此时的华为,从上到下,只有一个目标:尽快抢修损毁的通信基站和机房。

  华为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在地震发生的当晚就向中国各大运营商表示,将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

  作为一家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清楚,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通讯是救灾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华为的救灾原则是在灾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人们提供援助,尤其是提供应急通讯设备和重建通讯网络。

  为此,华为启动了24小时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当晚23点,华为领导层就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制定初步工作方案。孙亚芳董事长、全球销售与服务总裁胡厚、陈黎芳和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裁沈竞洋连夜赶赴成都,系统部署抗震救灾行动。

  而在成都,12日下午发生地震后,华为成都办的供应链部门就赶紧打听通信设备损失情况,并在12日晚间就准备好第一车救灾通信设备,准备运往灾区。由于怕夜间行车不安全,又是去灾区,承运商很是犹豫。供应链部门的员工最后不得不以断绝合作关系相威胁,终于在13日凌晨三点发出了第一车货。

  灾区的很多通信设备都不是华为生产的,但在这一分一秒都关系到成千上万个生命的危急时刻,四大运营商不管现网设备是谁的,都紧急向华为要货。由于灾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受损情况非常严重,为满足对设备方面的需求,地震发生后华为供应链迅速响应,连夜加班加点生产灾区急需的通信设备。

  在华为供应链部门,有不少员工是四川人,而且许多人的家就在灾区,他们是含着泪加班加点生产救灾设备的。他们没有人请假回家。有一个员工这样说:“说实话,我时时刻刻都想冲回老家去救人,但我真回去的话,可能根本到不了现场,就算到了现场,可能也搬不动石块,最终可能也救不出一个人。所以我想,救灾还是交给比我专业的消防队员、解放军武警去做吧,我能做的一是捐款,二是生产。要是我生产的设备运到了灾区,发挥了作用,我相信肯定比我自己到灾区去贡献大。”

  华为向灾区各运营商捐赠的设备主要是无线、固定、传输、数据、终端和配套通信设备,目前华为已成功调集600吨设备并在第一时间送达灾区。为了更好更快协助运营商恢复灾区通信,华为启动24小时应急预案,用专机运送紧急通信设备、总部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达灾区现场。

  第一架运载华为基站、电源和手机等救灾物资的运输包机于5月15日抵达成都,其中包括4000部超长待机手机CDMAC2600,该手机日常正常通话待机时间可达七至八天时间,耐压、耐摔和耐撞击,由成都军区对灾区空投。第二架包机16日到达,但因抗震救灾一线货物需求紧急,在第二架包机起飞不久华为又临时包租了第三架专机运送通信救灾设备,于当晚深夜到达成都。据统计,华为从深圳共发出救灾设备约占2500立方米运能空间。

  华为发挥了自己在深圳的影响力:经广东省政府批准,从5月18日起,在抗震救灾期间,从深圳起飞前往成都的每架航班,为华为抗震救灾物资预留50立方的专用运能空间,用于华为向灾区运输救灾通讯设备。

  截至目前,华为捐赠的价值1亿多元的抗震救灾通信设备也已陆续运抵成都和各个灾区。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