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必和必拓并购力拓对中国钢企是福还是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3日 09:43 南方日报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5月30日正式向欧盟委员会递交申请,希望其收购另一家矿业巨头力拓公司的交易能够通过欧盟的反垄断审查。这一并购遭到了包括国际钢协、日本钢铁联盟、欧洲钢铁联盟的明确反对。

  “一旦并购成功,他们可能就掌握了国际铁矿石的话语权,对中国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来说,很可能就是雪上加霜。”国内一家钢铁生产厂商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国内钢企希望中钢协正式干预这次并购行为。

  欧钢联手先反对

  5月30日,记者得到消息,必和必拓正式向欧盟委员会递交申请,希望其收购力拓的交易能够通过欧盟的反垄断审查。欧盟已将该交易列入审批阶段,审核最后期限为7月4日。

  这一并购自出现开始,就遭到了包括国际钢协、日本钢铁联盟、欧洲钢铁联盟的明确反对。

  代表欧洲钢铁生产企业利益的欧洲钢铁工业联盟5月30日发表声明,再次敦促身为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欧盟委员会驳回必和必拓的交易申请。

  欧钢联负责人戈登·莫法特表示,这一交易将导致全球近四分之三的铁矿石市场掌握在两家企业手中。他强调,过于集中的市场格局已经给了矿业巨头们过大的定价权,造成近几年国际铁矿石和炼焦煤价格急剧攀升。

  就在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调了65%。莫法特表示,这严重影响了欧洲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并会对欧洲经济整体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委员会设定审议该并购案件最后期限为7月4日。即日起,该委员会将展开常规并购调查,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决定是否批准该交易,或者决定启动为期3个月的深入调查程序。

  国内钢企希望中钢协正式干预

  “一旦并购成功,他们可能就掌握了国际铁矿石的话语权,对中国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来说,很可能就是雪上加霜。”国内一家钢铁生产厂商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2月6日,必和必拓宣布向力拓发出总价值逾1800亿美元的换股收购要约,但遭到力拓董事会的拒绝,理由是这一出价大大低估了力拓的价值及前景。由此,必和必拓开始其恶意收购方案。5月29日,力拓向其投资者表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对其金属和矿石的需求将翻番,公司产量在2015年前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6%。

  必和必拓和力拓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巨头,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将占据全球铁矿石市场近38%的份额。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欧洲钢铁业铁矿石供应只有10%来自上述两家企业,而中国约40%依靠他们的供应,所以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带来的垄断地位,对我国的钢铁企业影响更大。一些钢铁生产厂商向记者表示,希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能正式出面阻止这次的并购行为。

  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约40%的铁矿石依靠“两拓”的供应,但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反垄断域外管辖权制度。

  但是,昨日,本报记者未能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得到有关对该项并购的言论。

  “不必担心,我觉得并购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两拓合并案”涉及的行业和国家较多,影响面广,将面临各国反垄断部门的审查批准。除了欧盟外,因为反垄断以及两公司之前在一些市场的承诺,这一并购交易还需要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

  铁矿石价格谈判不会因此减速

  “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并购,至少一年之内不会有结果。”许中波告诉记者,一年之后,国际铁矿石的供需关系或许将发生变化,因此,对未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宝钢集团在今年2月底与巴西矿业企业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年铁矿石合同价格上调65%至71%(依品位不同而定)达成协议。但是,必和必拓和力拓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不满意此前淡水河谷与各大钢企达成的价格,以运费溢价为由要求85%的涨价幅度,遭到中国钢企的反对。

  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张晓刚近日表示,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将于6月30日前完成,并称结果“应该是双赢”。

  “况且还有FMG(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这个事件。”许中波记者,FMG未来1亿吨的铁矿石年产量将可能减少国内钢铁厂商对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依赖。

  最近有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宝钢、中铝、中钢都在考虑入股FMG。据报道,中钢集团正与美国基金先驱资本就收购其持有的澳洲新兴铁矿石企业FMG16%股份中的一半进行洽谈,这部分股权价值为22亿澳元(约合21亿美元)。

  记者还得到消息,宝钢或许将购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FMG集团的股份,以减少对澳大利亚其他铁矿石开采商的依赖。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透露,如果FMG集团能实现占据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开采商的位置这一目标,宝钢集团就会对其进行投资。

  根据有关报道,FMG集团已与国内钢企如宝钢、武钢、唐钢、济钢、莱钢、沙钢等钢厂签订了28份长期供货协议,锁定了4000万吨的产能,意味着其未来产品的90%都将销往中国。如果能够实现,它将成为力拓、必和必拓之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