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 雯
在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前些时候他们收购美国一家企业受挫,个中原因错综复杂,但缺少事前中介的公关游说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一大诱因。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活跃于跨国并购舞台,可纵观近两年重大海外并购案,鲜有企业利用中介这张牌,即使有,项目的顾问业务也基本都被海外中介机构垄断。
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我们自己的中介机构反而缺位,一方面会增加中国企业的并购成本,另一方面,外资中介长期掌握大量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的经营与资产家底,对我经济安全带来隐患。中介组织在跨国并购中的角色非同一般,包括投资银行、投资顾问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关公司等,主要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信息咨询、公关服务,做出价格定位,融通资金,给予法律保障等。可惜,我国企业普遍漠视中介的作用。国内某知名IT集团在购并欧洲一公司的手机业务时,认为交易结构相对简单,不愿花钱聘请中介精心策划,而是自行设计了收购方案。表面上省下一大笔咨询费,岂知因小失大,在制定计划阶段,由于准备不充分,问题研究不够透,低估了整合国外业务的难度,加之其他因素影响,造成这家集团在并购后进退维谷,给其整体经营造成沉重压力。
话又说回来,目前国内中介自身发展明显落后于企业跨国并购的需要,也是造成我国企业漠视中介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全国现有执业资格的各类事务所百余家,在利益驱动下,有的事务所为稳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无视原则和职业道德,甚至公开为客户欺瞒,提供虚假信息。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投资银行功能缺失。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银行是企业并购的幕僚,在并购企业与目标公司之间构筑信息、资本的桥梁和纽带,拥有旺盛的金融创新力,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形态各异、功能互补的金融产品,全球投资银行巨头之一美林集团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连连胜出。而国内扮演投资银行的券商,其舞台极狭小,绝大部分业务仅限于一级市场的上市推荐、承销和二级市场的经纪与自营,对于项目融资、企业并购、资产管理等则很少问津,加之行业的垄断性和高级金融人才匮乏,使券商没什么内在的金融创新动力,应有的组织功能无从发挥。
跨国并购是多个交易主体间的多重博弈过程,很敏感也很棘手,一个高效规范的中介,对企业并购的顺风顺水十分关键。我国企业“走出去”时间不长,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条文、社会习俗、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运作方式和规律,都缺乏充分的了解,使得海外并购碰到了一个又一个暗流险滩。海外并购亟需各方合力护航。加快培育壮大国内中介机构并使它们有所作为,应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