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荒背后:亟须探索定价机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2:22 《市场报》
侯捷宁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高涨,由华南市场始发的“柴油荒”蔓延到国内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中石油、中石化表示,“当前国内成品油资源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不会出现去年11、12月份柴油供应全面紧张的情况”。这样的答复令人疑惑。 从去年底到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就已发生了两次“油荒”。 有人认为,“每次国际涨价,国内都有涨价的预期。不排除有些炼油企业和加油站点看到油价高位运行将带来供应趋紧、油价上涨的趋势,囤积居奇。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利润低,每吨仅为100元左右。如果能将手中的成品油放到涨价之后卖,油商很可能得到每吨300元至500元甚至更高的差价。 其实,“油荒”频繁出现,涨价预期只是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的表面因素,从长远发展看,解决“油荒”的根本途径最终还是要进行定价机制改革。这一轮成品油供应紧张与去年末今年初的油源紧张,共同之处在于季节性需求增加,而由此所引发的每一轮“油荒”,最终都是通过政府的一定干预而得到缓解,市场供需暂时达到平衡。 “油荒”的主要问题在于,在现有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没能与国际接轨。批零倒挂,是国内成品油难以走出“进口少、出口多”,“油库有油、市面缺油”等怪圈的根本原因。 应该看到,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已令价格无法准确反映资源的真实供需,而长期的相对低油价策略更给节能减排的推广构成严重阻碍。以我国接近50%的石油依存度而言,如果价格杠杆仍旧不能起到调节供需作用的话,那么,后果终究会在未来某一天显现。 故此,当务之急应多研究些应对之策以防患于未然。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还是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需知,无论是炼油亏损还是“油荒”都是价格倒挂所引发,而价格倒挂的诱因就是国内外油价没有形成一套同步上涨的机制。在一个定价机制完善的市场上,资源的流动将遵循经济规律,既不会因调价预期的存在而囤积,更不会因价格落差的扩大而外流。如此,炼油不仅不会亏损,更会在利益驱动下吸引更多的炼厂投入生产,为全社会的油品供应出力。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