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邱林:正视石油进口依存度升高的潜在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1:19 新浪财经

  邱 林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2007年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2007年全年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较上年下降7.1%。这样,2007年全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达到1.968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由于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进口量将持续攀升,2亿吨远远不是尽头。(3月5日中国经济网)

  从2007年起,我国每年近2亿吨的石油进口量,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或者超过50%,说明该国已进入了能源预警期。那么,目前我国石油进口50%的依存度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一数字意味着我国石油对外高依赖格局已经显现。第二,我国的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暴露,未来资源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第三,必须高度重视50%依存度所带来的一系列潜在风险。

  其实,50%的依存度的背后是我国石油消费和生产关系的严重失衡的结果。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在过去10年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同期我国石油的产量年均增速仅为1.75%。由于石油消耗与产量之间的巨大缺口,从1993年开始,我国作为“石油净出口国”彻底成为历史,并在进口数量上连续多年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然而,在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的石油进口非但没有利用自己的重要地位引导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反而呈现出“越贵越买”的尴尬情景,因而我国在石油进口上承担了巨大的不必要成本。本来贸易往来和贸易互补原属正常,但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则容易产生问题。在全球石油富余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欧佩克成员国,以及我国石油消耗持续居高不下的双重背景下,特别是国际油价从2007年初50美元/桶攀升到现在的100美元/桶,石油进口50%的依存度所引发的风险和担忧是显而易见的。

  石油进口量的持续攀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将越来越大,一是对生产、消费的冲击大。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不出去,企业的赢利空间就被挤压;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毫无疑问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二是对国际收支平衡有冲击。由于进口石油的价格高,导致其他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物流增加,对外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不能与石油价格一样成比例增加,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三是造成国内财政收支不平衡。比如国家为了控制成品油市场价格,2005年和2006年分别给予中国石化100亿元和50亿元的财政补贴。

  目前,无论是欧佩克成员国,还是其它石油生产国的出口要依靠我国石油稳定的进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对石油的消耗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费量,主要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无可回避。日本经济发展时期,石油需求的增长也很快,甚至超过我国目前消耗的石油量,只不过日本赶上的是低油价时代,我国却赶上了高油价时代。

  由于我国去年近2亿吨的进口量,都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进口的,造成国内通胀压力增大。通胀已经持续多年大幅上涨,2007年的CPI已处高位运行。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原料,油价上涨将通过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下游产业,最终对消费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加大通胀压力,这对经济决策层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就目前来看,我国对石油的消费是难以降低的,不要说难以维持10%,即使保持年均增长6.66%的速度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7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0%左右,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50%依存度所带来的石油供应风险不容忽视。因此,现在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应对石油安全挑战是我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我国应减少过分依赖石油进口对经济安全的威胁,控制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增长速度,减少原油对外依存度,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一整套措施和相应的对策实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