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汽车涨价源于成本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5:56 中国产经新闻

  “涨”:成本压力

  本报记者 李汉桥报道

  食品涨价、房价飙升,可惟独车价在降。这曾被称为200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最“不和谐”现象。

  但随着2008年车市的开启,我们像往年一样所期待的降价开局热闹景象却并没有出现,随之而来的,却是很多热销车型之前的优惠幅度在缩水。

  更重要的是,受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及国内劳动力、环境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的汽车价格还有可能会上涨。

  涨声一片

  “今年中低价位的车型价格有可能上涨,其他车型价格虽有下降空间,但降幅将是近年来最低的”,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主席饶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厂家不断降低价格,利润已被极大压缩,特别是去年以来CPI快速上涨趋势,令厂家“腹背受敌”,要保证效益,上涨产品价格则是最佳方式。

  “去年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降价,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对此,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也认为,从理论上,汽车有涨价的可能,毕竟,汽车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都在上涨,否则,没法解释现在的经济现象。“不过,目前对车市的一切‘判定'还为时尚早。”苏晖表示。

  而一业内人士更是直接认为,导致2008年汽车价格上涨的导火索就是钢材的价格上涨。

  2月22日,中国宝钢集团宣布,其已与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签署了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与日韩企业一样,中国宝钢接受卡拉加斯粉矿71%、南部系统粉矿65%的涨幅,此结果将使每吨钢材成本增加了近400元人民币,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国内20多家钢铁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提高钢材价格转嫁成本。

  由于钢材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带来的结果就是汽车企业直接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多重因素

  国际原油方面,2月20日,纽约原油期货的收盘价和盘中价均创历史新高,价格突破101美元,受其影响,石油衍生品尤其是用于汽车制造的工程塑料和轮胎制品价格上涨趋势明显。英国塑料协会会长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s)就曾表示:“生产成本的上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下游用户的利益。”

  国家统计局2月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包括原材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总体价格水平自去年以来持续攀升,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6.8%,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9%,这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

  “生产资料都涨了,这将导致我们的生产成本增加,我们不排除提升对汽车厂的配套价格”,某汽车轮胎生产企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对此更是直言不讳,其表示,他们正在讨论提价后的可行性方案。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的研究员郑刚也表示,由于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汽车生产成本至少增加5%至10%,未来这一增长趋势还将延续。

  成本考验

  而在劳动力成本方面,随着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的正式实施,各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预计2008年职工工资增幅将跑赢CPI指数。而有相关专家预计,中国的总体工资水平在未来12年里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到2020年,工资总额可能提高3-4倍。

  与此同时,中国整车企业的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呈快速上升态势。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整车企业销售成本增加27.11%,财务费用增长39.2%,管理费用增长18.07%。

  “众多因素大幅度增加汽车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而企业消化成本上涨的空间越来越小,经营环境十分严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可以说,中国汽车企业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成本考验”,如果这轮成本上升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提价则可能成为汽车企业走出困境的惟一选择。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