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汉桥:车价上涨未尝不是好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5:26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记者 李汉桥

  复杂的中国车市,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而变得更为复杂。

  随着汽车制造所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车成本增加,国内汽车企业一步跨入新的尴尬而窘迫的两难境地:涨了,可以把外来压力向外分散出去;降了,则可以谋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涨还是降?

  但谁也不敢做出判断,为何?因为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太不遵循经济规律了,市场预测失误,就等于企业慢性自杀。

  此前,一些企业嫌“价格战”是低级竞争,可是放眼一看,新到的竞争者一个比一个降得厉害,于是,最终还是选择降价。毕竟,在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价格依然是竞争第一要素,谁也绕不过这道坎。

  可随后而来的,不和谐声音又出现了,个别厂家为了单纯降价而“降价”,在成本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原有的利润空间,偷工减料、减少配置、质量下降,最终失信于消费者。

  可这次的成本增加却是来得实实在在的,也许,对合资品牌而言,由于还有利润空间,选择降价,只不过是降低利润,但对自主品牌而言,选择降价,无异等同于割腕自杀。

  一自主品牌负责人就曾表示:多年来的价格战已让自主品牌汽车价格降到了无可再降的地步,如果合资品牌降了,那我们也只能跟着降,而在制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那就只能牺牲产品品质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实际上,在遭遇合资品牌的挤压下,众多自主品牌企业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销量下降,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小。特别是今年众多合资企业也都瞄准了自主品牌最有优势的小排量车市场,众多精品小车的出现都将对自主品牌形成合围之势。

  从这方面讲,车价的上涨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更何况,汽车之间的竞争,由品质、服务、营销、价格等多个方面来决定。

  保持汽车价格的稳定,也会使买车的人多了理性、少了观望,更有利于提升车企,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兵无常形,水无常势。至于2008年的车市价格到底会怎么走,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