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中国房地产向左还是向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0:28 大河网-大河报

  在等待了多年后,中国终于又一次站在了历史交汇处:奥运盛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这三个决定中国未来5年走向的大事件面前,2008年的经济全局能否保持健康势头而不出现颠簸和起落,显然为社会所广泛关注。

  于是,经济观察家们纷纷把年末岁首的“预言”放在今年房地产业的表现上,因为它能否在“双防”中起到企稳作用,并架起社会和谐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房地产业继续向“左”,使房价无端、过度地疾涨,无疑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大敌,同时也将导致“后奥运”波纹的提早出现。如果掉头向“右”,陷入瞻前顾后的保守境地,行业改革成果将遭遇寒流,甚至出现谁也不愿看到的市场萎缩。

  我们必须在历史关头当机立断地选择自己正确的方向!既然中国房地产业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中间路线显然是我们不偏不倚的选择。理由是,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宏观调控和市场搏击的多轮洗礼后,已出现了泾渭分明的“界河”划分。一条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住房保障道路,使住房公平更多体现在社会底层;另一条是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化的健康发展,从布局、结构上使住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着力均衡的立足点。首先是从土地上摆脱对“地王”的崇拜情结;其次是不能对银行放贷再抱有前紧后松的幻想;最后是远离行业的“潜规则”风险,从专业化的精耕细作出发,促成开发商实现全面的“薄利多销”,使房地产利润的“削峰”行为产生积极效应。这是2008年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必须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的问题。

  当然,选择一条避免震荡的中间路线绝非回避矛盾,而是要让我们学会在低调中前行,保持与社会的亲近,而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假设各种理由,继续使房价“唱涨”情绪向外蔓延。更重要的是,走一条中间路线,同样也可避免一味“唱衰”,使我们在保持住房改革成果的同时,波澜不惊地度过市场和公共信任的“拐点”。

  我们经常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年轻的行业难免犯错误。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强烈地意识到,我们不能以太浓的行业“情结”取代公众诉求。道理非常简单,任何国家都不希望一个行业以“宠儿”的身份,去放纵它的“坏孩子”脾气。

  一个睿智的行业需要博大的公共胸怀。这种胸怀不是全年的财富排行榜,也不是年终慈善的捐款数字,更不是纠着行业的小九九不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视公共呼声是短视的,但凡一个经久不衰的行业,必然是将经济利益、社会公平和文化价值三者放在一起考虑的成功者,我们只有在十字路口敏锐地把握住时机,才能使自己立足不败。

  《华尔街日报》的2008年社论是:“让我们的预言错了吧。”其立论是,希望全球每个行业都能尽可能考虑到自身的困难,而把获得成功的概率下降到自己尚能控制的范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2008年我们虽然不至于那么悲观,但也绝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外部政策释放到一定量时,我们内部必须保持“稀释”状态,建立起与社会“共荣共辱”的开放价值观,而不是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与机会的博弈上。《中国房地产报》供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