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林:抬高矿价日本企图削弱中国钢企话语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10:49 新浪财经
邱 林 对于2008年国际铁矿石协议矿价格上涨65%的消息,许多国内钢企还是感到意外,铁矿石价格涨幅超出预期。日本率先拿下2008年铁矿石首发价让关心该谈判的中国机构及相关人士大跌眼镜。日本钢企此前表示,日本在2008年度的谈判中不会贸然与供方达成协议,会先等待和观察中国方面的谈判进程。因此,多数中方媒体和机构都坚信宝钢仍然会象2007年一样在钢厂方面主导谈判,但事件进程与之相反。(2月20日《上海证券报》) 2006年,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谈判达成协议,将2007年度的铁矿石价格提高到9.5%以后,日本钢企接受了这一结果,那是中国首次为全球钢铁公司确定基准价,为全球和中国钢铁企业立了一功。而2008年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一开始就异常艰难,随着宝钢和巴西淡水河谷展开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无果而终,第三轮谈判将在宝钢和必和必拓、力拓两大澳洲铁矿石商之间展开。但谈判双方在价格问题上仍然分歧很大,宝钢希望价格涨幅控制在30%之内。 然而,日本钢企却在与淡水河谷的谈判中率先达成65%的涨价幅度,比宝钢所期望的价格底线超出35%,使得宝钢与必和必拓、力拓的下一步谈判已没有实质意义,中国钢企只能被迫接受65%的涨价幅度。在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的操控下,2003年至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为8.9%、18.62%、71.5%、19%和9.5%,2008年达到65%的涨幅。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钢企要求定价话语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04年起,宝钢就开始代表中国钢企参与谈判,力求达成有利于我方的协议。为备战本轮谈判,宝钢准备了数月,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企业这样做,显然是企图削弱中国钢企的谈判话语权,因为65%的涨幅确定后,就意味着中国钢企在2007年获得定价权之后,2008年再度失去了定价权。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是日本钢企,而不是宝钢取得今年的铁矿石谈判的首发权呢?联想到2005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国在铁矿石价格上再次遭到日本“暗算”之声迭起。实际上,在日本企业结束铁矿石谈判前,曾一度放出“烟雾弹”迷惑中国钢企。而多数机构或企业都坚信宝钢仍然会像2007年一样主导谈判,并与铁矿石巨头达成协议。 因此,65%的涨价幅度的消息公布后,不少市场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3年前“新日铁—淡水河谷”大涨71.5%的首发定价。当时曾经引发了中国业界对于铁矿石进口依赖的忧思。经过又一年的“价格追随”,到了上一年度中国钢企终于夺得了矿价的首发定价权,显示了价格谈判的实力和水平。而在今年的谈判中,首发定价却再次落在日本钢厂头上。日本企业率先接受65%的涨幅,比宝钢的谈判价多出35%,之所以抬高铁矿石价格,充分暴露出日本企业企图削弱中国钢企谈判话语权的目的。其实铁矿石提价65%,中日双方的企业都吃了亏,但由于中国钢企的集中度远远无法与日本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吃亏程度无疑更大。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6年前的铁矿石“买方市场”,中国错失了良机,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处在持续近10年的低迷期之际,由于国内铁矿石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因而中国没有介入国际铁矿石市场,现在在卖方市场状态下,要渗透其间就会付出沉重代价。当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钢企也不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我们要利用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的身份,积极与这些铁矿石巨头建立全新的谈判机制,从而实现有利于我们铁矿石定价体系。 当然,中国钢企在与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谈判中,仅仅表达强硬态度和做好谈崩准备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抬高在铁矿石市场的谈判砝码,要在谈判桌前拥有实实在在的“硬货”。在不肯让步的背后,双方手中都握着强硬的“市场牌”。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钢企要加大构建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产业链的工作力度,包括加大对外投资办矿的工作力度,要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直接控制和掌握海外铁矿石资源。例如中国可能决定从非洲、印度等现货市场采购更多的铁矿石,尽管这可能导致中国钢企的短期成本上升,但却可能从此改变整个市场格局,从长远上削弱国际铁矿石巨头的定价能力。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