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又见美国购物季:中国货重构全球供应信任链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11月23日,在纽约的一家商店,众多顾客排队购买促销商品。“中国制造”已属全球化时代美国消费者必须面对的现象,而保证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则是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承担的责任 新华社图

  美国公众利益研究组织消费者项目主任麦兹文斯基说:“问题不仅仅出在中国制造商那儿,大的美国制造厂商、全球化、美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批发商对最低价格的追求,都是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

  美国嘉信公关公司的北美业务副总监唐百恩建议,中国的出口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产品质量的行业委员会,由这种民间组织来监督产品质量的改进,并负责和美国公众就产品问题进行沟通,“由直接的生产厂商组成的民间组织对美国公众来说更有说服力,也更可信。”

  11月23日,感恩节(11月22日)之后传统的“黑色星期五”购物日,美国商家打折最多的一天,新泽西州北部的一家沃尔玛超市人头攒动, 连购物推车都很难拿到。尤其是在玩具区,很多父母都在为孩子挑选节日礼物。

  荷蒙德·辛格(Hemand Singh) 也正在为3岁的儿子买玩具。

  “我一直买中国制造的玩具,但现在我会非常小心。” 塞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辛格是一名装修工人,今年美国频频发生的玩具召回事件让他非常担心:“但我还是会买中国制造的玩具。但有可能的话,美国产的玩具会让我更有安全感。”

  香农·克格(Shannon Keogh) 的购物车里已装满了各种玩具,克格是小学老师,也是3个孩子的母亲。玩具召回事件让她非常担心。来沃尔玛前,她事先上网查了召回玩具的名单,是有备而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说她买中国制造的玩具之前会仔细考虑。不过她说,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她相当程度上对中国产品恢复了信心。

  “你很难不买中国制造的玩具,” 克格说,“市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制造’。”

  质疑中国制造:说一套做一套?

  今年4月起,一系列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召回事件频频引起美国媒体和消费者关注。迄今为止,美泰已召回其在中国生产的约2100万件玩具。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统计,今年美国40%的召回产品都产自中国。

  过去5年中,美国消费者渐渐意识到尽管他们购买的日常用品是美国品牌 ,却大多产自中国。但他们对这一全球化的生产过程几乎毫不了解。一旦问题出现,对这一复杂供应链条的一无所知使人们产生很大恐惧,也并不清楚究竟谁该为此承担责任。因为产品大多产自中国,他们的矛头自然指向中国。

  “从影响宠物健康的食品,到关乎消费者健康的牙膏,再到孩子们的玩具,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负面反应越来越感性化。”美国嘉信公关公司(Gavin Anderson & Company)的北美业务副总监唐百恩(Brion Tingler)对本报记者说。

  哈里斯民调公司(Harris Poll)10月对2500名美国人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1/3的受访者说他们今年会因为质量安全问题减少购买玩具,45%的人说他们将不购买中国制造的玩具。

  美国安可公关公司资深经理詹姆斯·鲁滨逊 (James Robinson)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包括哈里斯公司在内的一些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出事态确实严重,但也不一定能准确预测消费者届时的实际行动,“很多人接受调查时说的是一回事,真正到商场去购物时很可能是另一种态度。”

  不过,调查中也有一些让中国制造商们感到鼓舞的数字。《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针对1282名成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有14%的受访者因为玩具召回事件而不再购买中国产品、20%的人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高”,但还是有3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错”、41%认为“质量好”或者“非常好”。

  美国厂商业绩不降反升

  对于大量进口中国产品、也因此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沃尔码来说,调查显示出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排斥情绪,并没有影响其业绩的增长。沃尔玛第三季度的营业额出人意料的强劲,达到90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这份季报在11月13日发布,使得华尔街一度摆脱次贷危机影响下的萧条,当日沃尔玛股价上涨 6.3%,道琼斯指数上涨1.4%。而沃尔玛最近刚刚公布的10月份销售额为170.438亿美元,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亿美元,上升5%。

  很多美国厂商也表示,召回事件不会对其总体销售额造成影响。

迪斯尼玩具公司北美副总裁罗伯特·马瑞克(Robert Maric)日前对媒体表示,该公司目前对其玩具销售会有一些担心,但这不是因为召回事件,更多的是出于对整个美国经济形势的忧虑。

  美国市场的情况可从中国海关的数据得到印证。9月份本是圣诞玩具出口的黄金时期,但据广州海关统计,该月广东玩具出口额为7.1亿美元,比8月份减少577.6万美元,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现象,比去年同期仅增长5.4%。

  但进入10月,这种状况明显改观,该月广东玩具出口额升至7.49亿美元,比9月增长39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广州海关分析人士认为,玩具出口“由降转升”显示,9月的环比下降仅是受召回事件影响的“事件性下降”,而进入10月,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出口出现反弹。而在受召回事件影响较大的美国市场,广东玩具出口额10月份的同比增幅仍达20.9%。

  控制全球供应链:谁来承担责任

  事实上,中国制造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关的召回事件并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商一方的问题。全球化已将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供应链的复杂使得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而且这些质量问题本身也是更广阔的全球贸易的冰山一角。

  过去10年中,美国企业将70%的生产外包到海外。尽管美国国内的工会和贸易保护主义者极力反对,但全球化的程度还是在不断的加深,美国人对低价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美国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机构在过去一年中花费在进口商品上的资金达1.9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4000亿美元。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范围内控制供应链条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以美泰召回玩具事件为例,作为美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从8月起召回了近2100万件中国制造产品。最开始,矛头全部指向中国玩具制造商,但随着问题的进一步披露,人们发现美泰的产品设计才是症结所在。

  美泰已在9月承认,其召回2100万件玩具中,87%是因为己方设计失当,只有13%是因为所用的油漆含铅量过高。因此,美泰副总裁德鲍斯基9月21日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会面时,就表示美泰要负全部责任,并向中国人民和所有顾客道歉。

  “玩具召回不只是中国厂商的错,美泰应该承担非常大的责任,” 美国公众利益研究组织(PIRG)消费者项目主任艾德·麦兹文斯基(Ed Mierzwinski) 说 ,“这些玩具由美泰负责设计,是美泰的品牌,而美泰并没有对这些产品进行最终的检测。”

  11月初,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再次召回一批产自中国的玩具。此次召回的是420万件彩珠拼图玩具,原因是儿童若误吞该彩珠后,彩珠上所含的化学物质成分会对其造成伤害。

  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一案例与以往案例相似,产品为海外跨国公司的品牌产品,由跨国公司提供彩珠样本,中国香港的公司代理经营,深圳的玩具厂负责生产。生产商向代理商提交了试制的样品和产品成分配方后得到确认,然后正式生产并出口。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链条中,每个环节——美国设计、中国香港代理和中国内地制造——的纰漏都可能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都要为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

  “问题不仅仅出在中国制造商那儿,” 麦兹文斯基说,“大的美国制造厂商、全球化、美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批发商对最低价格的追求,都是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

  低成本也有其自身成本

  而且,仅仅是供应链的漫长,也不能让美国厂商推卸责任。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资深合伙人海尔·瑟金(Hal Sirkin)最近撰文指出,低成本也有其自身的成本,那就是需要额外的检测和谨慎。这也许就意味着供应链上的每家工厂都要有质量监控人员,意味着美国企业要帮助它们的“供应商的供应商”进行更多的质量监控。这对于这些因为全球化而节省下巨额成本的企业来说,是很小也是很有必要的付出。

  这番言论向全球化企业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它们对控制自己的供应商是有责任的,不管供应商离美国企业的总部有多么遥远。美国企业对贴上自己品牌的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承担责任,它们有责任看到这些产品得到检测,也有责任保证这些检测的准确性。

  “不要指责供应商,不要指责‘中国制造’,” 斯堪在文中评论道,“它们不能、也不应承担本该是美国企业做的工作。”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布朗与洛杉矶市检察长戴尔加迪洛联手,于11月19日联名起诉美泰、玩具反斗城等20家美国企业,要求它们为其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所造成的威胁负责。

  布朗指出,从去年起,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勒令召回的中国制造玩具,数量达上千万件,种类可说是五花八门,包括玩具、午餐盒、儿童首饰等,而且每次召回都在社会上造成了恐慌。最近,不断有民众对加州各级执法单位反映,他们对于如何选择产品感到忧虑,但又缺乏可供阅读和参考的资料。

  布朗认为,包括美泰、玩具反斗城等在内的玩具厂商,明显不愿意在产品上加贴警示性标语以提醒消费者。因此,除非这些大公司停止在玩具上用含铅涂料,否则唯一的途径就是停售这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产品。

  据媒体报道,加州执法官员此次联名起诉,是希望这些玩具公司同意自发对其委托外国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测或自行成立独立检测系统,以此作为达成和解的条件。

  美国国会对玩具安全也非常关注,有可能通过两项关于玩具的法案,以提高外国产玩具进入美国市场门槛,其中一项是关于玩具含铅量标准的,另一项是将“进口玩具的安全需经第三方机构认证”由之前的自愿改成强制。除此之外,美国国会还可能加大对问题玩具责任方的处罚力度,参议院建议将最高处罚金额由125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众议院更是主张提高到1亿美元。此外,对于产品标签的要求也将更详细严格,以便追溯生产源头。

  “中国制造”前景:阴云将散

  对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前景,市场研究公司Synovate的北美地区CEO罗伯特·斯库林科(Robert Skolnick)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短期内市场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不再有类似的召回事件发生,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信心会恢复。”

  麦兹文斯基认为,中国的生产厂商也应该提高检测水平,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符合美国市场的要求。他提到,美国国会将立法实行的“进口玩具的安全须经第三方机构认证”的政策,对中国产品的未来信誉也会有所帮助。

  曾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唐百恩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和市场的终端,也就是美国消费者进行更多沟通,让美国的消费者了解生产的过程。

  他说:“必须制定详细的产品规章制度,记录下生产流程的具体变化,并让美国公众了解这些变化。一旦公众了解了整个正产过程,就不会有盲目的恐慌和排斥心理。”

  唐百恩建议,中国的出口企业应该成立专门负责产品质量的行业委员会。由这种民间组织来监督产品质量的改进,并负责和美国公众就产品问题进行沟通。

  “由直接的生产厂商组成的民间组织对美国公众来说更有说服力,也更可信。” 唐百恩说,“而且要在问题出现之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和回应。”

  对于“中国制造”的未来,迪斯尼公司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唐军一直非常看好。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经过中美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中国产品的质量会有更多的保证。

  “中国制定和加强了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措施,” 唐军说,“加上中美双方更多的合作,都将使中国高质量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冯郁青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