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巴曙松:钢铁业发展须有全球化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5: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12月1日召开的中国钢铁产业形势报告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提出,鉴于上游资源价格的全球性上涨以及世界市场的旺盛需求,今后我国钢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拥有全球化视野。

  中钢协人士当天透露,今年我国粗钢产量预计在4.9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6%左右。一些市场人士对我国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后的市场销量开始表示担忧,担心市场产能无法有充足的消费来释放。巴曙松认为,随着以“金砖四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成长,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会对钢材有相当大的需求量。巴曙松屡次强调一个数字:“按照目前印度人均钢铁消费量来算,如果印度达到我国今年的钢铁人均消费水平,全球钢铁产量还将需增加1/4才能满足”。但目前国际上新增的钢铁投资并不多,产能投资周期较长,产能增加短期内十分有限。这些都成为中国钢铁业发展的契机。

  此外,巴曙松认为,发达国家的钢材需求也已到了更新期,这将构成一个稳定的需求。而以前未曾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包装行业等的发展也会成为钢材的一个新需求点。

  巴曙松“借鉴全球化视野”的另一个含义,是钢铁行业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加大整合力度。他表示,与日本的

钢铁产业相比,我国的钢产量虽是其4倍,但高炉数量却是其数百倍,这一鲜明反差正说明了
钢铁业
的整合趋势不可避免。另就全球范围内
铁矿石
价格和海运费的上涨而言,诸多大企业由于拥有自己的原材料矿山源或较稳定的供货合同而压力较小,广大中小企业则往往需要从价格高的多的现货市场购买原料,加大了其盈利难度,也成为推动企业间合并重组的重要动力。(王进 高建锋)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