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处试水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0:50 南方日报

  编者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投资也开始迅猛增长。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到去年增加到161亿美元。

  从27亿美元到161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究竟是什么促使中国有如此之高的对外投资增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最值得学习和探讨的经验?应该怎样进行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如何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和效率?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二中,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与我们共同关注已经走出去和即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走出去仍处于试水阶段

  记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投资也开始迅猛增长,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61亿美元。因此,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经进入高潮。您二位是否赞同这一看法?

  隆国强:可以说,目前国内国外的环境都非常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但并不能说我们已经到了“投资高潮”阶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增强投资意识,但是,他们目前的状态都是处于“试水”阶段,真正游得好的还不多。

  张燕生:中国目前走出去的情形,有点像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刚开始招商引资阶段,都是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对于所谓的越来越庞大的中资跨国企业群体,我认为,这个不能估计过高,更不能头脑过热。

  记者: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历程中,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最值得学习和探讨的经验?

  隆国强:企业走出去就像学游泳,不跳到水里,就永远也学不会。在最近的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虽然经历不少挫折,但是也取得了很多经验。

  很多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拓展了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空间,一些资源型企业取得了海外资源的拓展权,提升了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

  还有一些企业获得了国际营销的渠道。比如TCL,通过对外投资,用上了北美的销售渠道,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记者:那么,哪几家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做得最成功?张燕生:在中国民营企业活跃的地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相对较快,例如,浙江、

福建的一些企业,其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鞋、纺织服装、皮衣等,在意大利、法国都可以看到。

  其次,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企,或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像中兴通讯、海尔、华为等知名企业。他们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南亚、东南亚、非洲、欧美等地均可看到他们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有些销售额甚至过亿美元。他们走出去的实践表明,中国的优势已经不再仅仅是服装、箱包这类产品。

  再一个就是我国目前在境外的一些项目单位,如中建等企业的海外承包工程,以及我国银行在非洲、拉美等地建立的一些新的模式,如安哥拉模式、委内瑞拉模式,包括在阿尔及利亚65亿美元的承包工程等,这些更多是需求带动下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能源、资源供给,开拓市场,为此,需要政策性银行与企业间的密切协调、合作。

  慎重收购“烂苹果”

  记者:在中资企业的对外并购中,遭遇了诸多失败。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重要的教训?中资企业是否有着一些共同的短板与缺陷?如何改进?

  张燕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难点,首先主要是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能否实现国际化。其次是人才能否本地化,包括国内派出人员的各种待遇能否本地化。再次是能否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海外国有资产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监管体制和机制。

  在我看来,要真正切实地解决上述难点,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很多中国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隆国强: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对外投资时都缺乏一个调研的程序。有些企业家就凭着一时的冲动,一拍脑袋就去投资,这种投资带来了很多恶果。

  我国企业还没有养成充分利用投资银行、咨询公司这种中介机构做可行性研究的习惯。我国企业走出去时一定要学会用好拐杖,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购时、了解对方情况时,可以借助有经验的跨国公司、全球咨询公司的经验,可能这是要花钱的,但是这点钱和最后造成的重大损失比,或者和获得的重大收益比是非常值得的。

  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怎样进行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如何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和效率?

  张燕生:首先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困难。并购只是取得了资产,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和当地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更为关键。重要的是整合对方,而不要被对方整合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等汽车企业,在并购美国企业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本民族、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这一点必须注意。

  隆国强:企业并购就像收购苹果。有很多企业通过并购去投资时,并购对象往往是遇到了经营困难的企业。这就好比收购到了“烂苹果”,而这些“烂苹果”到了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手中,就更烂了。

  所以说,收购一定要掌握时机,一定要事先经过仔细的考察和分析。国内的有些企业去海外并购时,贪恋价格低,竟然把人家的夕阳产业也收购过来了,这还怎么能继续发展呢?

  根据很多咨询公司的调查,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大概只有30%。例如,最近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经过9年的“婚姻”又“

离婚”了,它并没有把克莱斯勒整合好,对于跨国经验比较少的中国企业来说,整合方面的挑战就更加严峻了。

  群体优势应该如何发挥?

  记者:中资跨国企业正蔚然形成一个庞大群体,但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中国企业走出去多依赖单兵奋战。在全球化过程中,群体优势应该如何有效且合理地发挥?

  隆国强:企业应该有长远的战略,不能抱着短期捞一把的态度,应该把对外投资当作企业发展的战略内容,慎重考虑,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协调与当地的各种关系,有些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某些行为在当地造成恶劣的影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利益。其次,要注意整合当地资源,包括吸纳有经验的其他国家管理者。最后,还应该注意在环保等方面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做好典范。

  事实上,有不少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老师,把他们研究透了,会少走很多弯路。

  张燕生:国内走出去的部分企业,还存在不诚信、不规范等行为,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损害,这一点我们也应看到。

  在与海尔等企业的优秀决策者交流中,他们均表示,企业走出去并不完全是经济行为,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内容。海尔曾试图并购美国第二大家电企业美泰克,就遭遇了法律、社会等各方面的阻力和障碍,当地主流媒体也大篇幅刊发不利于海尔在当地形象的报道,相同的事情在日韩也都发生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不仅仅是企业家,还应是外交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齐有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