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钢铁业出口拉动型格局面临转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05: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新华社记者 李荣

  中国钢铁“出口快车”终于减速了。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9月当月,中国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成粗钢的数量首度出现了同比下降。虽然作出“出口拐点”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但业内普遍认为出口减速已成趋势,钢铁业持续一年多的“出口拉动”型格局正面临转折。

  业内专家发现,虽然高成本还在支撑钢材的高价格,但钢铁业“痛苦的调整期”必将来到,与其被动调整,不如主动“出手”。

  “两条下降曲线”

  “出口终于下来了。”这是记者近期在采访

钢铁业内人士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今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钢材出口限制政策,但市场“反向预期”,集中“抢关”出口,钢材月出口量居高不下,一时引起相关各方忧思。

  但在中钢协最新的信息发布中,“好消息”终于来了:中国钢材出口增幅正在逐月回落。今年4月份钢材出口同比增幅达146.48%,8月份回落到39.52%,9月份回落到9.14%。如果把9月份钢材、钢坯出口折合成粗钢,今年9月份中国出口粗钢507.84万吨,同比减少31.81万吨,下降5.9%。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6月份中国出口钢材为636万吨,7月份为594万吨,8月份为538万吨,9月份为444万吨,逐月回落的态势十分明显。今年3季度的出口钢材总量较二季度下降了20%左右。

  在被问到钢材出口这根“下降曲线”时,上海“钢之家”资讯机构专家吴文章提醒注意另一根“下降曲线”,就是国内钢产量的增幅下降趋势。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中国生产粗钢同比增长17.61%;1月份增幅26.08%,9月份增幅17.47%,回落8.61个百分点。

  据分析,由于国内钢产量从前几年30%以上的高增长回落到17%左右的增幅,产能过剩压力正在得到释放,可供出口的资源量在减少,加上国家调控措施增加了出口成本,国内外钢材“价格差”在缩小,出口动力减弱有其内在的原因。

  调整的“前夜”?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作出的最新分析,中国钢市正由出口拉动型转向成本支撑型。虽然钢材出口逐月回落,但国内钢价却没有明显的下跌,有些品种甚至还在向上攀升,其中螺纹钢的价格还高出了去年末的价位,部分市场还曾创出了历史高位。究其原因,成本正“走向前台”,替代出口,成为推动当前钢市高位运行的支撑力。

  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国际现货

铁矿石价格大涨,印度矿到中国的到岸价已涨至每吨175美元以上,而去年末只有76美元;大宗物品海运费暴涨,巴西至国内的矿石海运价已涨了1.6倍以上;焦炭价格也较去年末涨了30%以上。据初步测算,国内原燃料以外购为主且无长期协议优惠的钢企,粗钢生产成本较去年末至少上涨了70%以上。

  宝钢集团相关人士说,钢铁业是一个周期性明显的行业,一般一个周期有4个阶段:低成本、低钢价阶段,是一个起步;低成本、高钢价阶段是“盈利最实在、行业发展最踏实”的阶段;高成本、高钢价阶段是“调整的前夜”,风险正在积累;到了高成本、低钢价阶段就是一个“痛苦的调整期”。目前高钢价的“高成本支撑”格局,可能是一个“调整的强烈信号”。

  “主动出手”避免被动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钢铁业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关”,长痛不如短痛,关键是要掌握主动。主动取舍,前景明朗;被动取舍,调整的成本就会加大,就会更多反复和曲折。

  中国钢铁业两年前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后来的“出口井喷”给了一些钢厂“救命稻草”,延缓了结构调整的速度。但片面的“出口拉动”很快就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不仅“资源消耗和污染留在国内”,得不偿失,而且还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吴文章分析认为,钢材出口高潮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出口调控应更“精准”,更主动,坚决控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留出空间让中国高质量钢材到国际市场去竞争。宝钢相关人士也认为,在出口调控上“主动出手”,可以避免高端与低端“两败俱伤”。

  至于高成本下的行业调整,业内也认为要“更为主动地应对”。据“我的钢铁”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说,高成本对国内钢企是一个“挑战”,当前相当一批钢厂的利润空间已非常有限,有些钢厂在部分品种上已出现成本与价格的“倒挂”,开始减产或停产。应进一步实质性理顺资源和环保的成本体系,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不给“变相规避”手段留出空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