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贷新政正在“发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07:02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李忠峰 -现在,人们已切身感受到贷款买房的门槛在提高,这是银行主动发力控制房贷风险的表现。 -易宪容:从信贷着手进行调控,这表明管理层调控思路有了新变化,也抓住了要害。 贷款买房门槛提高 市场观望气氛浓郁 “如果你在工行有贷款没还完,首付要付房屋总价的40%。”《市场报》记者以欲购买第二套房的名义致电位于北京东部一个叫做“星河皓月”的楼盘,售房小姐何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何女士称,此次开盘的全部为期房,明年10月入住。购房者可以选择在北京做贷款,也可以选择在河北做贷款。“你可以用家庭其他成员作按揭,只要没贷款买房都行;或者选择其他银行作贷款,你先来吧,我们会帮你想办法贷到款。”听到记者犹豫时,何女士赶紧做工作。 房贷新政引发的争论未止,但人们切身感到贷款买房的门槛已在提高。一些购房者反映,贷款买房时,售楼方咨询的问题多了;还有,一些楼盘也相继出现购房者交了定金而“退房”的现象。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商品房的交易量也在下降。记者登录北京市房地产管理网发现,10月21日,北京市住宅现房销售网上签约只有37套;去年同期的签约数是59套;今年9月21日即上月同期的签约数是64套。 此前有统计,国庆一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降56%,深圳7天长假一手房成交量只有82套。市场观望气氛浓郁。 调控思路出现变化 商业银行主动发力 有专家表示,市场的这些反应是“第二套房”界定尘埃落定后,银行已自身发力控制房贷风险的表现。 房贷新政传出的最新消息是,监管层为第二套房定下了几项“基调”:公积金贷款不列入认定是否为第二套住房的参考项,已结清借款的购房者仍可算作第一套住房贷款者,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仍有房贷未结清的,再贷款购房需算作第二套住房。各银行必须将自己认定的标准到银监会报备。 “随着这些规则的细化,房贷新政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接受《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信贷着手进行调控,这表明管理层调控思路有了新的变化,也抓住了要害。” 易宪容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住房消费信贷估计已经上升到5.5万亿贷款,2005年末只有2.27万亿。在一年多增长了一倍以上,而房价则以每月7%左右的平均涨幅持续上升。“可见,房地产市场消费信贷大量的增长,正是各地房价飚升的根源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促使商业银行主动发力的主要原因是央行年内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银行的年内贷款额度已大大透支,不得不“紧缩银根。” 央行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内前9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3.36万亿元,这远远超出了央行全年2.9万亿元的预定目标。央行10月13日宣布,将从10月25日起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3%,达到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专家估计,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会一次性冻结1800亿元左右的资金,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楼市在调控中变脸 新政效果尚待验证 “银行的这些措施,已传递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如海接受《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说,“那就是银行主动控制房贷风险升温,从信贷入手,对住房需求的细化和区分,有助于破解当前房价加速上涨的迷局,一改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既保障居民的基本自住需求,又能真正抑制投机需求。” 对于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房贷新政是采取保护及鼓励的方式;对于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信贷,首付比例要上升到40%以上,而且利率也是基准利率的1.1倍以上。 有人测算这相当于房价涨了10%。 不光是对消费者严格限制,一直是贷款优质客户的开发商也不能例外。记者注意到,以往每次房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很快发表见解的某些开发商,这次也都三缄其口。有人称,最近开发商日子不好过,如果新政发力,没有银行以外融资渠道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会举步维艰。 “新政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也有一系列规定。比如对空置3年以上的商品房,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其作为贷款的抵押物的要求等,这些政策都表明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全面收缩。”易宪容说,政府已经开始通过市场化工具来遏制过度的房地产市场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房贷新政正在“发酵”,积极地影响着楼市。 据21世纪不动产成交数据显示:10月8日—14日,投资买房的比例有所下降,从占总购房比例的18%左右下降到了13%,热点地区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个人购买第二套以上贷款仅占住房总按揭贷款比例8%左右,同比9月份同期下降10%左右。 “第二套房不论是按户还是按个人,只要执行提高首付到40%及以上,就会有明显效果。”蔡如海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控会改变部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机性和投资性需求被进一步遏制,市场有效供给将会增大,这有助于缓和供不应求的矛盾,进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如果银行都明确规定以户为单位认定第二套房,并严格执行,调控效果将非常明显。”蔡博士说。 4年来,房价在多轮宏观调控中且调且高。紧缩银根,楼市变脸,这次新政能否“釜底抽薪”,能否带来理想的效果尚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