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邱林:如何应对钢材低成本优势渐失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11:59 新浪财经

  邱 林  

  有外电报道称,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要求2008年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50%,其理由之一是预计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理由之二是中国购买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成本低于其他供应国,供应方应分得节约下来的成本的一部分。美国世界钢铁动态咨询公司中国部专家刘静海向记者表示,“由于中国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已经逐步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竞争优势”。(10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内曾有专家乐观地估计,也许再用不了几年,我国的钢材就会像纺织、机电产品一样,在国际上又掀起一股中国旋风。但是繁荣的钢材出口背后,我国钢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从目前各企业情况来看,无一例外打的都是价格牌。由于曾经以价格为竞争力的美、欧、日钢铁企业已经站稳脚跟,纷纷走向中高端钢材产品路线,而全球对于低端产品的需求却始终存在,这就为我国低成本钢材出口提供了敲门砖。

  然而,近几年我国钢材的低成本优势被不断切割。从2004年起,国际市场

铁矿石的价格持续攀升,在2005年涨价71.5%、2006年涨价19%的基础上,今年又可能涨价50%,如果加上
能源
、其他原材料、工人工资以及外汇兑换率上涨等综合因素,我国钢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例如2007年前8个月,我国平均每吨粗钢生产成本比2006年平均值上升了110美元,由此导致
钢铁业
热轧板材的平均生产成本由2006年的每吨370美元上升到480美元,远高于2007年初全球平均热轧板材的440美元的成本,失去了原有的成本竞争优势。

  有关权威机构预计,我国钢铁业经已失去对美国同业的成本优势,若2008年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25%,我国钢铁业相对美国综合钢厂拥有30%的成本优势将变为22%的成本劣势。分析人士指出,决定一国某种产业竞争力的四项基本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从钢铁相关产业发展方面考虑,我国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有所背离,不利于钢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如我国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汽车,由于销售价格不断降低,供过于求,钢材成本压力已无法转嫁。

  虽然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实现了全球第一,粗钢生产规模也已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如此大的生产规模却难以享受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益。钢铁生产显不出高效率;原燃料消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钢铁生产建设投资重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则更为落后。钢材产品平均档次、质量水平还比较低,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我国钢铁产品目前还仅能依靠压低价格,减少盈利取胜。

  实际上,这几年国内新增钢铁产量大部分要依靠进口铁矿石来解决,而众多国内企业利用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又远远高于日本、韩国的企业,加上我国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近年已经导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使我国钢铁业成为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最大受害者。究其原因是我国钢铁企业数目过多,近年的发展一哄而上,虽然产能总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企业数量增长也很快,平均单一企业的吨钢产能极低。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炼钢企业800多家测算,平均每家企业炼钢产能仅有63万吨左右。

  其实,生产要素是衡量钢铁产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从生产要素考虑,铁矿石、煤炭成本逐渐提高、人力资源匮乏会导致国内钢铁生产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业内人士认为,铁矿石10%至30%的涨幅是我国钢铁业可以接受的底线,如果涨幅达到50%,那么形势将变得十分严峻。因为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真正受到冲击比较大的是中小钢铁企业。例如2006年铁矿石价格上涨19%,造成国内企业每吨钢成本上升220元到250元,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的是中低端品产品,无法转嫁矿石涨价这部分成本,因而导致利润率明显下降。

  这说明,过去我国钢铁企业之所以能够提供较低价格的产品,除了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外,很大程度上也是此前国内企业过度开发、不计成本破坏资源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钢铁行业的低成本不可能是永远的优势,仅仅依靠低价策略更不是长久之计。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暂时利用低成本优势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国钢铁业是否能够利用这种优势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走向中高端钢材产品路线,进而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钢铁业必须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与国际同行业围堵的严峻挑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