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市场不要轻言摆脱中国制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15:34 《中国企业家》杂志
以中国在制造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现有全球供应链系统的改变并不容易发生 全球针对“中国制造”质量安全问题掀起的风波,正在出现转机。9月21日下午,全球著名玩具企业美泰公司的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迪汤姆,在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的会见中表示,为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向中国人民和所有顾客致歉,并同时表示,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为召回负全面责任。 其实,早在8月27日,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便提出了相近的数据和看法,并亲自选了几件产品检查,认定其中设计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只是,现在由美泰公司亲口重申这一观点,并向中国致歉,在全世界更有说服力,效果更佳。这是中国应对欧美国家“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极有说服力的证据,相信国际舆论会有显著改观。 事实上,承认对中国产品不公指责的不止美泰公司一家。较早前菲律宾指摘中国的大白兔糖质量出现问题,现在该国已承认出错;一度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新西兰指责中国服装含有过量致癌物质甲荃的事件,其后经过检验也证明出现了错误。加拿大、德国的媒体,近期也开始客观报道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呼吁公正看待中国制造的产品。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上“妖魔化”中国制造的危机,已经出现了转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出现呢?就事件本身而言,中国政府的公关工作、中国产业界的呼吁、国外部分媒体的客观报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对于一向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国外舆论和产业界来说,除非遇到了极有说服力的“硬事实”,否则是不会轻易改变看法的。 在笔者看来,这一“硬事实”就是,国际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近三十年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制造以低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国生产,欧美消费”的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化下的产业分工的固定格局,已经把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的消费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以美泰公司为例,它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年收入50亿美元,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5年历史,美泰年销售总量的65%都是从中国直接采购的。 在过去的格局中,欧美采购商凭借渠道和市场优势,在中国同时从多家供应商采购,并且鼓励它们之间互相压价。为了能拿到外资采购商的定单,中国企业只好拼命压低成本。但成本控制总会有极限,其必然的代价之一,就是供应环节的质量监督失控,不同环节的供应商拿低质量的原材料来生产制造。 经过了“中国制造”风波一役,国外的品牌采购商已经发现了这种情况充满危险,压低中国制造成本的结果,最终是采购商自身受损。可以估计,在今后的采购中,一味压低成本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中国生产商将会获得调升价格的空间。 事实上,由于中国政府从严监管对外商品出口,以及中国的生产制造成本上升,部分中国产品已经开始涨价了。自今年9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其出口食品实施新的检疫措施,要求所有经当局检疫合格的大米、糖果等35类出口食品,必须加贴中国检验检疫机构“CIQ”的标志才能出口。检疫成本的增加与出口时间的拖延使得中国出口食品的贮藏成本上涨,连带抬高了中国出口食品的价格。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在过去几周,一罐豆豉鱼在美国的售价已从0.5美元涨到1.39美元,产自中国的香菇价格上涨了60%,糖果、米粉的价格则增加了15%。有美国进口商称,未来数月中国出口食品的零售价将上升10%至20%。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透露,一家向英国阿尔格斯(ARGOS)、百安居(B&Q)等零售企业提供吸尘器和电动工具的香港企业已经提高了供货价格,而这家香港企业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大量的生产业务。该报称,“先把(中国的)玩具撤下货架,现在我们的电动工具又要上涨,任何人都会认为中国想要毁掉圣诞节”。 虽然有发达国家将部分定单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笔者相信,定单大量从中国转移的现象短期内不会发生。商品低成本不仅仅是由于劳动力成本一项,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产业配套环境、熟练劳动力的供给、物流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商品成本。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全球供应链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系统结果,从中国大量转移定单,等于是这个系统发生了大的改变。笔者相信,以中国在制造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这种系统改变并不容易发生。 (贺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