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制造不要忘记本土为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1:2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邢云飞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如何看待近来在全球市场上,对“中国制造”产生的信任危机?

  俞尧昌(广东格兰仕集团副总裁):我们认为产品质量本身是市场经济其中的一种现象,不应该成为一种政治体。而事实上,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共赢的事情。

  罗清启(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对“中国制造”产生的信任危机与直接的贸易战、技术壁垒有些不同。贸易战结束以后,你的产品就可以畅通无阻进别的国界。而在质量问题做文章,会造成一个道德判断,说你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最终在消费者方面对你形成阻挡。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中国制造”碰到的问题,与其说是一种信任危机,不如说是一种别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一方面有民族情绪在里面,另外一个方面有意识形态在里面。中国这么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几乎90%的国家政治形态就是不一样,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也非常正常。第二还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我觉得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所谓的信任危机。

  陆刃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信任危机不是我们中国产品独有的,有很多问题存在于产品、企业、市场身上。我们要面对这个事实,要敢于承担责任,要科学地判断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华夏时报:如何去面对目前“中国制造”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刘步尘(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中国企业把营销看得很重,总是拼市场占有率、比销量,我们的产品也是物美价廉,事实上,我们的产品卖得便宜,国际上还

反倾销你,你卖得贵反而受到尊重。但我们不能卖得贵,为什么只能便宜卖,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技术、品牌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王志乐:中国企业全球化首先要做的是进入全球产业链,以全球视野观察和研究全球企业发展新趋势,理性地分析全球公司带来的挑战,避免经济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然后,再寻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升级。全球公司的发展表明,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竞争,首先在国内健全产业链,进而在全球完善产业链,然后提升产业链中的地位,进而主导产业链。

  俞尧昌:我们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考虑的是活下来。格兰仕直接面临与国外大品牌的竞争,品牌、网络都不如人家。但在市场上我们通过价格的力量,最终这些国外品牌退出了。我们在品牌溢价能力不强的时候,还是要做到物美价廉。

  华夏时报:对于企业来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刘步尘:我谈到一个未来发展的问题。其实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这个很难解决,不能仅仅为了目前的生存,活下来的目的是为了活得更好。我们怎么样活得有尊严是很重要的,值得思考的。当我们的中国企业在解决了生存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发展的问题,怎么样更好地发展。

  罗清启:我认为企业应该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企业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要组织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因为技术问题不是商业问题,技术是不会自己变成能力的,必须靠组织来实现,这就是管理。

  俞尧昌:中国的企业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说我要做一个螺丝钉,就要做到全球最大、最好、最强。然而,我们现在是一盘散沙的状态,整个产业结构、各行各业都普遍面临这个问题,以我们自由的竞争状态,面对人家垄断的竞争状态,肯定是不行的。

  华夏时报:“中国制造”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将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对“中国制造”有何预测和展望?

  水皮:我想讲三层意思,一个是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基本上形成规模了。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全球还有10万亿美金的制造业产能会向中国转移,产能的扩张还是可以期待的。第二,在国际化的并购中间,千万不要忘记本土为王。中国本身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的市场,谁占据了中国市场,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占据了未来的利润空间。第三,“中国制造”怎么过渡到中国创造,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较艰辛,也比较漫长。

  陆刃波:中国制造走出去,实际上已经有一个很具体的经济后盾,我们有能力把产品输出去,我们有能力创造这个交易规模的市场,走出去和走进来都是全球化。

  俞尧昌:刚才说到我们在全球化竞争中遇到的不利,但是要勇敢面对,在自己涉足的领域里面,要尽快地有生存的本钱,这是格兰仕的做法,要活下来才有发展。有了活下来的基础,下一步就可以做世界品牌。到2010年,我们希望能达到5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希望可以在自己涉足的领域里面,用一种专业化集成的多元化的方式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