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徐向春:政策组合拳影响钢市几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5:50 新浪财经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徐向春

  4月份是钢铁工业宏观调控月,4月1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取消和降低钢材出口退税政策。27日,国务院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与北京等10个主要钢铁生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今年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炼钢能力2423万吨。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从2007年5月20日起,对部分钢材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上述政策措施虽然由不同部门分别发布实施,但是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工业粗放式过快发展。

  今年以来,钢铁工业呈现“双高”特点:一是生产高增长,一季度粗钢产量11470.41万吨,同比增长22.34%;钢材12634.42万吨,同比增长26.23%,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二是出口高增长,2007年一季度出口钢材1412.8万吨,同比增长125.3%;钢坯178.19万吨,增长98.07%。

  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目前,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的14.71%,工业废水、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0%、15%和10%。钢铁工业粗放式高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资源和环境压力,促使政府下决心加强对钢铁工业的

宏观调控力度,控制钢材出口、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以节约
能源
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

  上述政策的密集出台,对于调整钢铁工业结构、缓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矛盾、提高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摩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对钢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一、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遏制钢铁产量过快增长

  根据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423万吨,淘汰任务具体落实到10个省(区、市)的344家钢铁企业。

  本次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措施配套,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明确表示对淘汰落后产能予以补偿,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措施,认真解决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关停和淘汰企业职工的就业和生活,为转产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可以预计,今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将有实质性进展。

  在关停、淘汰钢铁产能中,从装备水平区分,北京市首钢320万吨炼铁、250万吨炼钢生产能力属搬迁项目,其它9省、区关停的炼铁能力1935万吨和炼钢能力2173万吨均为落后生产能。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钢厂炼铁能力602万吨,占26.70%,炼钢890万吨,占36.73%。按炼钢工艺划分,转炉炼钢1181万吨,电炉1242万吨。

  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1470.41万吨,同比增长22.34%;钢材12634.42万吨,同比增长26.23%,呈高增长态势。考虑到钢铁工业产能释放高峰期已经过去,产量增速逐年下降, 2006年为18.48%,2007年将低于上年。结合一季度生产形势分析,在不考虑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下,全年粗钢增速可能达到16—17%,粗钢产量48578—48997万吨。

  随着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钢铁生产增速将受到遏制。由于今年落后产能工作集中在下半年,对产量增速降温只是初步的,其积极效果在2008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乐观估计,如果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的话,今年下半年可减少粗钢产量800万吨,全年粗钢产量有望控制在48200万吨以内。

  二、下半年钢材出口可能硬着陆

  在短短二十天时间里,国家先后设置了“降低、取消钢材

出口退税”、“对部分钢材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两道控制钢材出口的闸门,充分说明控制钢材出口的迫切性。

  在市场手段一时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采用行政手段控制钢材出口实属必然。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刺激国内积极出口,第一道闸门——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不足以控制钢材出口;4月30日设置的第二道闸门则以行政手段,对企业出口资质和钢材出口品种、数量进行审查,按照政府调目标,控制钢材出口节奏,将对钢材出口形势发挥立竿见影的调控效果。

  今年一季度出口钢材1412.8万吨,同比增长125.3%;钢坯178.19万吨,同比增长98.07%。净出口钢材1192万吨(折合粗钢),即使不再逐季增长,仅按一季度出口水平简单测算,全年净出口达4800万吨,比上年增加1400万吨。

  粗略估算,净出口钢材4800万吨,意味着消耗能源3100万吨标准煤,占2006年全国能源消耗的1.26%;所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由此可见,如此大量出口钢材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巨大的。

  中国钢材出口多大规模比较合适?一般认为,钢材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0%仍属适度范围,一些国家确实曾经达到这一比例。然而,鉴于中国资源环境现状以及钢铁工业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这一国际经验既无可比性,也可能没有借鉴意义。首先,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矿产资源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其次,单位产品能耗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仅仅从钢铁工业能耗水平来说,大中型钢厂的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15%,而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企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50%。

  目前,中国以低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成为了钢材出口第一大国。中国钢材出口的比较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必要开支没有完全计入成本基础上的。这种出口"过度"事实上是把后代应当享有的资源拿来补贴外国人当前的消费,将对中国造成长期损失,是得不偿失的。

  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控制钢材出口政策和有关部门多次表态来看,2007年钢材出口可能保持2006年的水平。由于出口惯性,控制政策的效果将在下半年显现,二季度出口可能保持一季度水平,预计上半年净出口2400万吨。如果维持2006年出口水平,下半年钢材净出口规模必须控制在1000万吨,比上半减少1400万吨,这意味着下半年出口将可能硬着陆。

  三、市场中短期走势展望

  宏观调控措施既压缩市场需求(减少出口)又削减供应(淘汰落后产能),可谓喜忧参半。但是各项政策执行难度不一、效果不同:许可证管理见效快,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综合评估各项政策对下半年市场的影响,总体上呈负效应。

  未来中短市场走势可以概括为:短期强势,中期趋弱;不同品种走势出现分化——长材强于板材。

  从短期来看,限制出口政策刺激市场走强。实行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以及市场预期可能对低附加值钢材加征出口关税,促使企业在政策生效之前突击出口,预计4、5月份是钢材出口高峰,钢材资源趋紧,国内市场价格进一步走强可能性较大。

  随着钢材出口下滑,资源回流国内市场导致供应压力骤增,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不容乐观。不过,随着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钢铁产量增长势头受到遏制,供应压力减轻,这将很大程度上化解钢材出口下降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冲击。

  然而,并非所有品种走势如出一辙。今年上半年,以建筑钢材为代表的长材市场表现优于板材,在宏观调政策作用下,下半年这一市场格局还可会有所强化。

  首先,长材资源增速远低于板材。一季度长材资源量5432.43万吨,增长9.49%;热轧卷板资源量1629.91万吨,增长24.07%;冷轧卷板资源量808.27万吨,增长36.81%;镀层板439.5万吨,增长35.59%。资源供应压力导致今年以来板材走势弱于长材。

  其次,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受益品种是长材、带钢等品种,与板材关系不大。长材供应压力本来就不大,一旦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进展,钢坯、长材产量直接受到影响,市场可能在某一时段出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扬。而对于板材而言,供应过剩压力不减,市场走势应当更为明朗——下半年价格有所下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