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邱林:有必要限制钢材大量出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3:45 新浪财经
邱 林 虽然钢材出口退税下调政策的“靴子”终于落地,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并未使调控到位,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也许还在后面。此前记者就获悉,商务部正在研究进一步控制钢材出口的具体措施,而五矿商会正是由商务部直接指导,估计中国钢协也参与了相关政策的研究。(4月18日《上海证券报》) 2006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300多万吨,同比增长1.1倍;进口钢材1800多万吨,同比下降28%以上。进出口相抵,我国全年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从2003年到现在的4年间,我国钢材进出口出现如此大、如此快的逆转令人吃惊。尽管如此,国内钢铁业依然存在市场需求预期过高、出口结构不合理、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增大等问题。这无疑将增加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也不利于钢铁业的投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自4月15日起,我国新的钢材出口退税率正式生效,部分特种钢材等产品出口将执行5%的出口退税率,更多的普通钢材产品出口退税则被取消。自2004年起,我国逐步对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连续下调,从最初的15%下调至13%,继而下调至11%。此后,部分产品再度被下调至8%。而此次,大部分钢材产品直接由11%或8%一次性下调至零,同时,涵盖范围包括除管材以外的所有钢材品种。 与以往相比,本次下调对国内钢铁行业的影响面要大得多,但能否对钢材出口得制有效控制,仍有待观察。基于此,国家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对钢材出口产品实行自动许可管理制度,限制钢材大量出口,把出口量控制在总生产量的10%左右。其理由有以下三点: 首先,由于国际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7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频频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今年2月,美国就我国钢材的禁止性出口补贴向WTO提起诉讼,同月,加拿大也对原产于我国等地的热轧碳钢板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 其二,我国钢铁业过度依赖铁矿石进口,导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巨头近年来数次大幅度提价,仅2006年就达19%,使我国去年进口铁矿石成本增加70亿到80亿元人民币。为打破铁矿石三巨头的垄断,我国开始转向印度进口铁矿石,去年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7478万吨。今年初,印方之所以敢于冒着减少出口收入等风险开征出口税,就是认定即使加价我国也必须保持乃至增加进口铁矿石。 其三,我国钢铁大量出口,虽然获得了贸易顺差,但所付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去年我国净出口钢2450万吨,获得顺差38.4亿美元,平均每吨净出口钢收汇仅157.9美元。这和我国的进口铁矿石和使用煤炭的费用相当;此外,还没有计算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近几年,我国钢铁产量之所以在政府三令五申限制的情况下仍然迅速增长,固然有实际需求拉动的作用,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钢铁业投资和扩充产能冲动过于炽烈,在较低端产品上自相残杀。在未来几年,产能过剩将会对国内钢铁业的稳定构成威胁,过度供给导致市场控制力减弱。如遇国际钢材价格剧烈下跌,我国的出口就不能盈利,出口钢材就会被转移到国内市场,从而加剧国内钢材市场的恶性竞争。 钢材大量出口不符合钢铁产业政策的取向,国家将会继续控制钢材出口,而如果这次调整后仍不能使钢材出口回归正常水平,我们相信,国家还会继续出台相关控制措施。要看到,限制钢材大量出口,是国内钢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有效措施。通过限制出口,可以改变我国钢材出口中低附加值品种多、高附加值品种少,数量多、创汇少的格局,实施出口产品多层次化、出口地域多元化的战略。 有专家认为,要限制钢材大量出口,国家可实行自动出口许可管理制度,即每笔钢材出口业务发生前需领取该许可证才能通关。如果实行许可证管理,那么有关部门在定期收集到国内企业出口信息后,可以做出相关分析判断,并通过相关协会组织对企业出口进行调整,从而在宏观上把握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国家以及产品结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