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内药企恶搞药价背后的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14:02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马红漫专栏

  网上流行的“恶搞”行为居然传染到了药品采购领域。在广东省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价格谈判中,某药企100片一瓶的维C银翘片,企业给出的网上报价竟然高达99999元一片。经过四拨专家轮流上阵砍了四轮,最终专家建议价定为0.053元一片。这一戏剧性的一幕被媒体评价为药企“恶搞”。

  在公开透明的采购方式下,国内药企被迫降价,固然值得民众欣喜。然而,药企恶搞药价的举动背后,其心态却绝非“恶搞”那么简单:药企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报出低价,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入不敷出的经营亏损;如果想以高品质的新药博得市场青睐,药企又苦于没有相应的实力进行研发。由此,该药企才会上演了这出闹剧,闹剧的背后其实是国内药企的无奈与尴尬的心境。

  而就在同一次

药价谈判中,进口药却锋芒毕露。某进口乳腺癌特效药报价高达22538.21元,但与维C银翘片被最终压价不同,该药品在专家砍价程序中只肯降两毛钱,降价率仅为十万分之一。

  同样是“高报价“,国内外药品在谈判中却以迥异的结果收场。强烈的反差说明了两者之间的本质性差异:进口药企代表之所以敢于喊出高价,是因为该药品根本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据统计,国际上医药研发成功率不足三十万分之一,研制出一种新药一般需要8到12年,平均耗资2亿到3亿美元,甚至高达10亿美元。巨大的投入获得的就是市场利润的回报,在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中,具有科技含量的新药不会面临同质竞争的威胁。可见,新药的“高价”其实是市场规律的一种体现,是市场机制鼓励优胜劣汰的正常行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药企却留恋于仿制药和价格竞争,没有技术支撑,就通过滥用制度漏洞,依仗调换包装、剂量等手段为自己拔高利润空间。但是这些手段在透明的阳光采购价格谈判中,只能成为泡影。

  面对无法砍价的进口药品,我们需要更加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虽然高价进口药品增加了病患的经济负担。但从长远来看,一旦知识产权保护期结束,进口高价药必然随着仿制药品的诞生而迅速降价。而高价药品如果失去了保护制度和市场回报,药企就将丧失进一步研发的动力,最终还是会损害病患的利益。所以,合理的高药价只是表面,它的意义在于把企业逐利的天性与社会福祉的提高捆绑在了一起。因此,需要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进口药的高价,而是为何国内药企根本不具备要高价的能力?

  导致国内药企无奈“恶搞”投标价格的真正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下的药企产业模式与市场化运作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而这一矛盾已经限制了国内药企的发展。

  在市场制度完善的条件下,尽管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很多资金最终“打了水漂”,但只要有经济收益的支持,哪怕只是预期中的收益,市场就会自发地产生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西方国家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模式,与其市场化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风险投资机制息息相关,正是这些优越的机制为药企新药研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而我国的医药企业仍然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还难以成为市场化的创新主体。比如,在

考核机制上往往用当年的效益指标来考核企业的经营者,而新药的研发往往投入大、周期长,这就难免形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效应,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药企管理者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新药研发。短视的考核机制,加上尚未建立起来的风险投资机制,导致了我国新药研发的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而其数额极为有限,且在项目投资甄别上受到行政力量的主导,或者搞“平均主义”,或者是“长官意志”,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商业化的需求。最终导致国内药企只能在“亏损”和“滞销”之间进行无奈的选择,“恶搞”或许是他们放松心情的唯一选择。

  让民众习惯进口新药的高价格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与之相比,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国内药企才更加痛苦,因为药品研发机制的改革根本是无药可买。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