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热钱是否借高价出口流入暂无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1:32 南方日报

  程满清

  深圳“纺织门”事件谜底初现:业绩注水确为骗取配额

  热钱是否借高价出口流入暂无定论

  事件缘起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虽然去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深圳在这一块的出口增幅高达178.65%,出口额为161.67亿美元。

  上月底,该数据甫一出台,立刻引起业界纷纷质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有水分,其中虚增金额在100亿美元以上。

  之所以怀疑有水分,表现在五大方面:

  首先,对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出口异常,分别为40亿美元和10多亿美元。这两个国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从而使我国出口保、罗的相关类别
纺织品
也将纳入欧盟统一的配额框架体系下。深圳某些企业很可能为了在今年能够按照去年业绩从对欧出口配额中拿到更多的数量,便在数据上造假;第二,从出口单价来看,深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6倍,不太正常;第三,从具体品种来看,深圳某些纺织品服装品种2005年出口总额不到500万美元,但是2006年出口额却飙升至2亿多美元;第四,从深圳历年的出口趋势来看,纺织品的出口不可能是跳跃式发展;第五,深圳不可能比广州的出口总额要高,因为广州拥有大量大型的纺织品服装外贸企业。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真的是“注水”,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第一,是否是利用纺织品出口管理漏洞做高出口业绩,进而骗取今年更多的配额?

  第二,是否为了骗取出口退税?

  第三,在

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走高的背景下,是否假借高价出口为热钱大规模流入内地提供渠道?

  深圳数百家可疑企业重点抽查17家仅2家正常

  经过由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等有关部委组成的调查组实地调查,从上月底、本月初就从业界传出的“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激增异常”一事已经有初步结果。昨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下称“纺织商会”)召集相关热点地区的外经贸主管部门及60余家企业在京开会通报结果。

  带队前往调查的纺织商会副会长姜哲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针对是否注水、注水是否为了骗取今年的配额两大疑点,姜哲表示,“调查结果较多地显示出高业绩和配额分配之间的关系,这是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行为。”姜哲同时表示,由于受时间限制未能对整个贸易环节全部考察,“目前只是初步概念,尚无结论”。

  另外,针对是否为了骗取出口退税以及各界最关心的热钱流入渠道问题,“目前未发现与出口退税、骗税有关的情况”。

  姜哲在会上指出,调查组是按照“贸易链”的方式去调查的。也就是说,首先是企业资格,其次是申领出口许可证、报关出口、出口收汇核销和出口退税。

  数百家可疑企业中

  挑出17家重点调查

  据介绍,早在2006年10月就有企业向商会反映深圳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到11月,商会拿到10月份的数据,已经看出了苗头,于是开始关注。再到今年1月底,商会拿到了2006年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简单地汇总后,结果“令我们大吃一惊,这已经不是少部分的问题”。

  姜哲说,从初步调查的情况来看,这样的企业在深圳多达几百家,调查组在其中选择了17家有代表性的进行重点调查。就资质而言,17家被重点调查企业普遍为新成立的、注册资本小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其中14家为新登记注册。

  调查结果显示,17家企业中只有1-2家属于正常出口,其他企业出口都有问题。

  与出口国海关数据不一致凸现造假

  凸现出“造假”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中国海关的出口数与在美国的清关数对不上。

  据了解,根据配额管理的制度设计,为了统计并监测出口情况,企业在用英文许可证出口并将此证传给对方海关的同时,还需要将中文许可证的复印件提供给我国海关。

  “本来中文证和英文证必须相符,但由于监管措施上的漏洞,使得一些很‘精’的企业出于各种可能的目的,想方设法篡改中文证的复印件。”某业内人士指出。

  于是就出现了企业用中文许可证向国内海关所报的数量,与出口国如美国海关按照英文许可证如实清关的数量不一致。与此同时,按照英文证在美国海关备案的价格,与按照中文证在中国海关统计反映出的价格反差很大:中国这边的价格非常高,而美国那边的价格则属于正常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造假现象开始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苗头。有关企业在会上指出,这主要集中在四川、黑龙江等省市。

  如何挤出水分仍处商议之中

  昨天上午通报完调查结果之后,会议又进一步组织企业展开分组讨论商议对策,商讨如何将“水分”挤出来。

  由于2007年度对欧盟和美国出口纺织品配额的第二次分配即将开始,本次会议最终对“注水”事件会有怎样的处理结果,怎样防止“造假”企业通过虚增的业绩博取配额,为各界所关注。截至记者发稿时,会议还在进行之中。

  我省经贸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深圳企业确实存在“注水”行为,即使通过这种铤而走险的方式拿到配额,也可能存在用不完甚至烂在手里的风险。“尤其是对欧盟,2007年是我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实行配额管理的最后一年,明年就不需要配额了。很可能到下半年,企业都想法设法把订单往明年转移,今年多出来的配额只能被浪费掉。”

  本报昨晚致电深圳贸易工业局某处有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深圳服装出口激增”事件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已经引起了深圳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该人士表示,由于此事较为敏感,深圳有关方面将于今日统一向媒体和业界进行公开答复。

  17家企业外汇核销率普遍偏低

  热钱流入?骗取退税?

  由于从去年开始内地股市火爆,再加上人民币升值趋势加速,不少人担心“深圳纺织门”事件涉及到国外热钱借机流入,进而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秩序。

  调查结果显示,17家企业与同类企业相比外汇核销率普遍偏低。其中,有11家企业2006年10月到12月的核销率为零;4家企业在1%-21%;2家正常,约达80%。按照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有关规定,从出口报关到最后核销有210天,否则就逾期。

  但由于这些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2006年9月份以后,截至目前还未到最后核销期,所以有关人士表示尚不能下结论。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针对目前受到质疑最多的可能逃离于监管之外的新成立企业,数据显示:包括纺织品进出口企业在内,去年我省共新成立了1.6万多家外贸企业,去年全年的出口额为199.2亿美元。“从这个规模来说,成为热钱流入的渠道有点不太现实,因为按照有关方面统计的热钱规模远远不止这个数量。”该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激增,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成为热钱流入渠道的可能,但这绝对不会是主要原因。”该人士介绍,每笔进出口贸易的货物和资金都要通过海关、外汇管理局的关卡,如果通过这些渠道进入,很容易被发现。

  另据调查,在出口退税环节,17家企业中16家为小规模纳税人,其中12家为私企、3家为个体、1家为港资,均未办理出口退税认定及申报。因为根据目前深圳所执行的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征不退(其它地方是征六退六),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办认证也可不办,所以这些企业都没办理。

  姜哲根据调查结果表示,“目前未发现与出口退税、骗税有关的情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