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干扰不如协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0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梅新育 中国海外能源开发几乎每迈出一步都要克服巨大的阻力,近期中海油在伊朗的油气开发项目也不例外。该公司与伊朗方面签署的16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合作协议,遭到了美国国会质疑,国会山认为该协议可能违背对伊朗实施的相关制裁,为此已展开调查。 结果如何暂且不论,此事引起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本来,在企业跨国经营(包括贸易、投资等)过程中,第三国干预风险就不可忽视。贸易双方中如有一方被第三国(特别是实力超越贸易双方的第三国)视为现实或潜在的敌对国家,那么这种贸易往来就有遭遇第三国干预的风险。如果贸易另一方又是这第三国的经济、政治竞争对手,那么,第三国干预的风险就更高。多项因素加大了我国海外能源开发的第三国干预风险。 由于中国企业的海外能源开发势必与原来把持国际油气开发、销售的西方能源巨头产生利益摩擦,他们有着强烈的内在动机游说本国和东道国政府掣肘中国竞争对手,因此,大国国内政治角逐也会波及我国海外能源开发。并且,由于在其它资源丰富且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系正常的国家受到西方同行排挤,中国油气企业势必要更多地转向伊朗、委内瑞拉、苏丹等与美国关系不甚正常的国家。比如伊朗,中石化2004年底和伊朗签署了亚达瓦兰油田(储油量约30亿桶)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中石油去年12月初与伊朗方面达成协议,伊朗从2011年开始,连续25年每年向中石油供应约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其实,第三国干预风险对我国海外能源开发的干扰已经屡见不鲜:早在当初中石油为海外上市而到纽约向基金经理们路演之时,美国一些政治势力便致函各大投资基金,以中石油在苏丹开发石油为由要求基金经理们抵制中石油,并在美国国会提出了正式议案,最后结果是美国政府向中石油、中石化上市公司约法三章,上市公司不得涉足美国指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因此,我国的海外石油战略必须考虑国际政治因素影响。 国际政治因素对海外石油开发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困扰,另一方面这又可能给我国企业创造了新机会,或是提高了我国企业投资的回报率。2004年初,沙特阿拉伯25年来首次对外开放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壳牌和法国道达尔公司、俄罗斯卢克公司、中石化分别获得第一批3个项目,美国公司颗粒无收,谁会认为这不是沙特阿拉伯政府对与美国关系日趋紧张而作出的反应呢?而在伊朗项目中,由于美国的贸易制裁,在近几年国际石油牛市、产油国纷纷对外资企业提高要价的背景下,伊朗却大幅度提高了对外国石油公司的优惠。 对于美国而言,应该认识到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是正常而且必然的,且中国增长的能源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美欧等西方国家出口产业。因此,与其对中国合理的能源需求一味干扰,不如与中国加强能源战略协调,减少在与自己关系正常国家对中国石油企业的排挤。去年12月11日,保尔森发表题为《一次与中国的广泛对话》的署名文章,提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3个磋商领域,“提高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名列其中。这至少是值得肯定的理性态度苗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