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购房到储蓄 实名制模型能推诚信走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 21:07 新华网
岁末回首,2006年是“实名制”浓墨重彩的一年。 当“实名制”成为2006年触动人们神经的关键词的时候,折射出的却是有关“实名制”出台初衷的某种尴尬,讲究“言必信,行必果”美德的中国人,发现自己正为越来越普遍的“信用缺失”付出沉重代价。据统计,中国企业因失信和防范失信投入的成本直接消耗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 “实名制”成为公众期待的“济世良方”,借以解决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带出的问题。于是,购房实名制、储蓄实名制……一系列“实名制”此起彼伏。正义性的考量和规范性的约束,在一个“实名制”风起云涌的年度里,喧哗开场。 -“实名制”:监管的“亡羊补牢”? 2006年,我国公共管理发展进程中,不能不提到“实名制”这一关键性符号。互联网、手机、网络游戏、房地产,乃至汽车、存款、储蓄等领域,“实名”的呼声和措施席卷而来,“实名制”几成监管者的“万金油”。 随着11月24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博客第一案”终审落槌,这起堪称最受公众关注的网络博客案,以原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堂发胜诉告终,网络媒体的规范缺失再次引发热议。事实上,关乎网络监管“实名制”的酝酿早已开启。 今年8月,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开展“博客实名制”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信产部供决策参考。11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透露,中国正在探讨和逐步试行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也就是后台实名。 与此同时,一场意在治理潜在的手机诈骗、垃圾短信的“手机实名制”浮出水面。 去年12月1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出席中国电信工作会议时表示,实行手机实名制是信息产业部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10月16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制订的《手机实名制管理规定》真正进入报批阶段,中国约两亿非实名手机用户将重新进行实名登记。 除此之外,相继铺开的还有:为遏制炒房而实行“购房实名制”,为治理青少年网瘾的“网络游戏实名制”,为限制车辆非法过户的“车辆登记实名制”、为加强存款安全施行的“储蓄实名制”……许多公共管理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实名制”大棒,试图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为安全和诚信做一次“亡羊补牢”。 -“实名制”理想模型:诚信回归的一劳永逸? 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君佐曾举出推行“博客实名制”的三大原因:“博客实名制”可以大大降低欺诈、诽谤、人身攻击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实名可以加快彼此身份确认,节省交流时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减轻博客提供商的压力。 对于施行“手机实名制”,信息产业部也是报以相当大的信心:一是遏制非法短信;二是节约号码资源,减少运营商频道资源的浪费;三是可以减少话费欠费死账。此外,核对身份信息也有利于手机丢失后的报停、打印话费详单、业务转换等操作的正常进行。 无论何种“实名”形式的推行,都源于“实名制”满足了管理者一劳永逸的监管态度。按照“实名制”构想,如果在入门时,就有了“把关”和约束,今后出现了问题,按照实名的“地图”就可以“按图索骥”。注入“实名”的强心剂,可以把一切“化整为零”,让公共管理更加透明,漫天的“匿名”和“自由”都会被遏制,监控和管理因此变得易如反掌。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博客的监管一直处于“真空地带”,激烈的发展,意味着自由、随意和不用负责的印记的扩大化。博客“一对多”的呈现属性,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不断产生,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以博客为切入点,选择“实名制”正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 对于千千万万的手机用户来说,垃圾短信的泛滥早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屡屡引发社会治安问题,随着未来手机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更多地与电信附加业务以及金融、支付业务进行捆绑,手机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实名制势在必行。 -实行“实名制”:各方准备好了吗? 显然,由于不仅涉及到消费者个人隐私、安全等问题,还可能引发相关行业政策的调整和重构,“实名制”的推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合理使用“实名制”管理规范当前的各种不法行为,同时推动各类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实名”达到预期效果,更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对于数以亿计的老百姓来说,重新返回实名登记的大“补课”,工程浩大可想而知,而且他们最关心的是实名之后,自己的个人信息会否被泄露或被不正当利用,有很多用户担心个人资料被外泄,觉得没有安全感。 “凡是涉及实名的问题,在法律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括消费者利益及通信自由要通过立法程序来保护,这需要时间。”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在谈及“手机实名制”时坦言。 一家知名社区网站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名制对约束语言暴力有好处,但可能影响民意表达的畅通,对国家并不是一件好事。” 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实名制从政策设计、到讨论、到过渡期,到真正实施,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其实,就品种繁多的“实名制”而言,监管层的决心是势在必行,可是滞后性的监管能否顺利推行和展开,数以万计的网站、运营商、金融机构、社会征信机构等终端身份认证系统又能否步步跟上?这一连串的疑问都在期待一个合理的解答。 况且,在广大老百姓心中,“非实名”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其便捷性、易获得性也是公众欢迎的,而“实名制”恰恰要损耗这些特点,推广时难免遭遇阻力。 面对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实名制”这一剂猛药并非万能,只有全面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做好相关体系的配套和完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防止各类因失信造成的损失。(陆文军、钱晨祎)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